万树凉生霜气清
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
万点银花散火城
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描绘的正是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施孤、七月半、鬼节。
与除夕、清明、重阳,同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中元节的产生,即可追溯到古代的时祭,以及与之相关的祖先崇拜,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秋尝”祭祖格外重要。
每到此时,不少人都会通过各种方式祭奠亡人、寄托哀思。放孔明灯、祭祀土地、做茄饼……这些中元节的传统习俗你都了解吗?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1.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于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用以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2. 烧街衣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香烛、金银衣纸和豆腐、白饭等祭品如在路边拜祭一番,让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 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做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做茄饼是老南京习俗,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而成的。
4. 祈丰收
中元节将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相联系。施孤之夜,每家在自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布田”(插秧),用以象征秋收稻谷丰登。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5.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中元节当天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6. 祭祀土地和庄稼
中元节当天,民间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而后烧纸,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用以避免冰雹袭击,求得大秋丰收。
7. 放天灯
放天灯有两个说法,一是把自家霉运带走;二是照亮极乐世界的升天之路,指引先人们进入极乐世界。
然而
由于天干物燥
户外用火量增大
焚香烧纸、燃放孔明灯等祭祀活动
带来了很多火灾隐患
也曾造成不少悲剧
应急管理部提示:
安全文明祭祀,是最好的缅怀!
综合来源:新华网、应急管理部等
本文封面图来自版权图库,不授权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