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第15个“全国疟疾日”。
说起疟疾,很多人会想到青蒿素,想到屠呦呦。
这位20多岁立志学医,39岁投身研究青蒿素的科学家,在研究室里做了一辈子科研,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去年,影视剧《功勋》热播,其中一个单元《屠呦呦的礼物》,讲述的就是她和同事们研究防治疟疾药物的故事。
电视剧开拍前,屠呦呦再三叮嘱导演:“千万别把这事说成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一如当初她获诺贝尔奖后所说:“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家群体的认可”。
屠呦呦在工作中(翻拍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经蚊叮咬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20世纪60年代初和70年代初,我国曾出现两次大范围的疟疾暴发流行,最高峰出现在1970年,全国疟疾发病人数超过2400万。
研制对抗疟疾的药物刻不容缓,但当时的科研条件十分艰苦。
为了培育实验用蚊,科研人员在狭小闷热的饲养室里,长期用自己的双手供蚊子吮吸。
研究疟疾的实验设备不足,科研人员只能去其他单位借用,为了不打扰同行白天的工作,只能晚上加班使用。
为尽快找出治疟良方,科研人员以身试药。他们将患疟病人的血液注入自己身体,通过亲身实验体验病情变化,每一次试药都是“死里逃生”。
为防治疟疾,科研人员与蚊子“较劲”,大到蚊种的鉴定分类和蚊媒传染病防治,小到蚊子标本上肉眼看不到的部分,他们都熟稔于心。
1972年,中国科研人员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发成药物治疗疟疾。
董学书带上设备去采集蚊虫标本。
图片来源: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抗击疟疾70年,疟疾病例从3000万到0,中国科学家居功至伟。
(图片来源:新华网)
这本《疟疾研究:1967—1980年成果选编》的封面上,印有一枚闪亮的勋章,勋章下的底图是白描的分子结构。
很多年过去了,这幅设计并不华丽出众的封面,却让如今正与新冠病毒抗争的我们受到了鼓舞——
用好科学这个最有力武器,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学会这份夏日蚊虫防治攻略,
做防蚊达人!
综合来源:新华网、央视新闻、健康中国等
上一篇:emo以后,脑子都变小了...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