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我不允许还有怕打针人士不知道纳米微针!!

来源:蝌蚪五线谱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同一个世界,同一种“恐针病”患者。在正常人眼里,针头是这样的 :

图片

而在怕打针的人眼中,针头是这样的:

图片

网上流传的怕打针沙雕场面,能让人笑一整天.....

图片

我跑~

图片

痛得嗷嗷的~

那么,你小的时候打预防针,有没有留下了什么阴影?或者在接种新冠疫苗的时候,你有没有目睹到什么沙雕场面?

近些年,一项新的给药技术发展起来,或许今后某一天我们会再也看不到那些打针名场面了呢!

01

新的给药技术出现

图片

1853年,苏格兰的亚历山大·伍德和法国查尔斯·普拉乏斯首次把金属材质的针头和玻璃材质的针筒结合起来,现代注射器初具雏形。但是由于注射器被重复使用又不能做到彻底消毒,交叉感染屡见不鲜。

直到1956年,新西兰的康克林·默多克生产出一次性的医用注射器,才避免了注射器的重复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

图片

亚历山大·伍德,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注射创口微小、给药剂量精准、交叉感染的几率降低。现代注射器听上去是不是已经很完美了?但显然它并没有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首先,针刺伤是医生被感染艾滋、肺炎的主要途径,现代注射器并不能规避这种风险;

其次,针头穿透表皮的痛感也很难被忽略,尤其是对一些皮肤敏感人群;而对于那些常年打针的患者、晕针严重的人、闻“针”色变的小孩子来说,注射给药确实存在弊端。

图片

注射给药的种种弊端引起了多年研究纳米/微米系统技术的徐百博士的深思。他集结了八位各个领域的资深科学家,经过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和碰撞后,纳米微针以其无痛、无创、安全、高效真皮导入的给药特点强势出圈。

在减轻痛苦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感染几率,被称作“人类给药技术的一次革新”。

图片

传统注射器,图片来源:Hippopx

02

纳米微针的“真面目”

图片

与传统注射器不同的是,纳米微针的结构很简单。仅由一片布满微针的纳米晶片和吸满药剂的贴片组成。纳米微针的针尖直径只有80微米,由纯度达到99.99%的单晶硅制成,微针顶部直径仅为头发直径的千分之一,比皮肤表皮层厚度还要薄。

因此,在打针时,只需把百根纳米级排列的微针贴到皮肤给药处,微针就可以穿透对药物起屏障作用的皮肤角质层,且不触及血管神经直达真皮。随后,将吸满药剂的贴片贴上,药物就会慢慢渗透进表皮,完成给药。

图片

纳米微针,图片来源:researchgate

03

打针不疼,不再是梦

图片

纳米微针方式给药,大大地改善了患者的诊疗体验。在经皮给药过程中,药物首先要透过表皮角质层、透明层、棘层和基底层,然后再扩散至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而皮肤主要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

皮肤的最外层是上皮细胞,称为表皮。位于表皮之下的结缔组织是真皮,主要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构成,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神经、血管等。

而纳米微针则可以穿透皮肤表层,直达真皮,且不触及真皮的神经、血管。在做到无痛的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皮肤屏障的受损程度,真正实现无痛又无创。

图片

图片来源:Hippopx

04

纳米微针让大分物质“一路畅通”

图片

纳米微针是介于传统的注射和传统的透皮之间的一种全新给药技术。在微观状态下,皮肤细胞处于表层不断脱落、内层不断移行变化替代表层的动态过程。由此形成皮肤的第一道屏障以阻止大分子异物的入侵。

传统的透皮,是把药物像膏药一样贴在表皮,大分子物质是无法进入的。而纳米微针可将皮肤的障碍层打开,让大分子药物直接进入体内。

就好比纳米微针为药物打开了一个“快捷通道”,让药物很快能通过通道到达病变部位,达到疗效的同时,还能保障过程更安全、快捷。

对于某些大分子药物,也避免了口服而产生消化酶对药物分解的影响。

图片

目前,纳米微针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给药方式,已拥有6项专利,产能也达到每年50万枚,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生活美容、基础医疗等方面。

但由于纳米微针成本较高,在临床上普及度不大,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医美领域,不过科研人员们也在着力解决这一问题。

或许有一天,这种纳米微针在临床上可以得到广泛应用。打针将不再成为孩子的“噩梦”,糖尿病人也不用再担心因常年注射导致身体布满针孔……

这可真是怕打针人士的福音呢!你怕打针吗?你期待这种给药技术的普及吗?

END

审核专家:张玉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责编/心与纸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