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MWC2022: 技术创新成为中企新名片

来源:环球网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2月28日-3月3日,202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巴塞罗那举行,今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以“连接释放无限可能”(Connectivity Unleashed)为主题,聚焦5G连接、AI演进、云网络、金融科技、万物互联以及新兴科技六大主题。这是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新冠疫情后的首次线下会展,吸引了全球多家通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和科技企业等参会。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有超过50家中国科技企业参与其中,除带来新产品之外,中国企业也在展会上向世界展示了前沿技术创新和相关技术解决方案。

西班牙《先锋报》称,在一个正在努力摆脱疫情影响的世界中,电子行业仍面临芯片短缺等问题,移动通信行业的未来发展将在此讨论。在本届大会上,超过50家中国企业将集体亮相,其中中国手机厂家及相关技术厂家几乎占据参展商的半壁江山。

“中国品牌正在‘传递火炬。’”科技网站Theverge 报道认为,MWC将展现这两年来整个行业的变化。目前为止,大会上几乎所有的重大硬件公司活动公告都来自中企,例如OPPO、荣耀、TCL等。随着中国品牌在全世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欢迎,MWC也越来越关注中国手机品牌。中国通信行业已经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力量。

华为

华为在此次展会上带来了华为无线最新产品与解决方案——TDD第三代Massive MIMO产品和FDD超宽带多天线系列产品,为运营商提供最领先的5G网络能力。

据了解,华为本次发布第三代Massive MIMO,包含第三代MetaAAU和第三代BladeAAU系列产品。相比第二代Massive MIMO的192天线阵子,第三代Massive MIMO采用384天线阵子,为业界唯一。

第三代MetaAAU,通过ELAA超大规模天线阵列配合AHR Turbo自适应高分辨波束赋形算法,实现了Massive MIMO性能和能效突破创新。该产品在商用测试中相比传统64T AAU覆盖提升3dB,用户体验提升30%;相比传统32T AAU,覆盖增益达6dB,用户体验提升60%;同时在覆盖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基站可配置更低的发射功率,相比传统AAU实现能耗降低约30%。针对共建共享场景,华为第三代MetaAAU会推出带宽400MHz、发射功率400W的超宽频产品,支持C-band 400M以内的所有离散频段,满足频谱离散和共建共享场景的极简部署需求。针对天面空间受限场景,华为进一步丰富BladeAAU产品组合,第三代BladeAAU全系列产品,单天面集成TDD 64T MMIMO、中频8T、低频4T,实现Sub-6GHz全频段极简部署,满足全球各类场景部署需求。

面向存量碎片化的FDD频谱,同样可以通过超宽带、多天线技术实现体验和能效双提升,满足未来网络演进需求。

OPPO

OPPO在今年的大会上正式发布240W超级闪充技术,9分钟即可将等效4500mAh电池充至100%;以及能将手机电池寿命提升两倍的长寿版150W超级闪充技术。

其中,OPPO在现有的闪充架构基础上推出的240W超级闪充,使其充电效率再创新高:最高可支持24V/10A充电,9分钟左右即可将等效4500mAh电池能量的手机最高充至100%。温控散热方面,240W 超级闪充在适配器、线材、电池的充电全链路全程保证温控和安全,极大程度上减少发热,全程“冷静”闪充。

此外,OPPO还同时发布了长寿版150W超级闪充,沿用OPPO电荷泵直充技术, 5分钟即可将等效4500mAh电池容量的手机从1%最高充至50%,最快15分钟充至100%。

长寿版150W超级闪充在提升快速充电功率的同时,搭载OPPO自研的电池健康引擎,帮助手机在满充满放循环1600次后,电池还能拥有80%容量,使电池的寿命达到行业标准的两倍,有效保护电池健康。

荣耀

此次荣耀在大会上发布的荣耀Magic4系列采用了自研Turbo X技术引擎。其中,全新升级的GPU Turbo X技术,率先在移动端支持AI超分技术,全流程调控降低GPU、CPU和NPU之间的图形处理总负载,达到整体效率的大幅提升,在游戏运行上实现了更小的设备发热、更低的操作延迟率。OS Turbo X技术引擎,让荣耀Magic4系列实现更佳的系统流畅性和应用保活能力,长时间使用还能历久弥新,达成36个月低老化率的优异表现。网络方面,通过LINK Turbo X技术,荣耀Magic4系列可以根据应用场景,智能调度数据通道打造更流畅的通信体验,通过四网协同和三网并发能力,可实现大文件的高速下载,或让游戏实现更低时延。

荣耀Magic4系列还在行业首发LTPO屏幕+1920Hz PWM高频调光技术,带来更为流畅的浏览体验和更为健康的护眼能力。荣耀Magic4全系采用最新一代LTPO屏幕,可以根据应用和操作智能调节动态屏幕刷新率,最低1Hz、最高120Hz以及多梯度的刷新率设置,无论用户是在玩游戏还是浏览网页,都能确保流畅、顺滑的观看体验。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视觉和触控体验,荣耀Magic4系列还基于LTPO屏幕首次采用自研MotionSync技术,该技术能够根据不同场景的画面渲染速度和手指触控操作,实时、快速、智能地调整屏幕刷新率。同时,其还有效避免屏幕长时间处在高刷新率状态下的高电量损耗,保证更久的续航体验。

同时,荣耀Magic4系列搭载全面升级的自研HONORImage Engine 图像引擎,通过异构不同芯片平台,插件化整合芯片能力,实现软硬件的能力全面释放。通过解构不同的高阶算法,分离出策略引擎并重构影像流程,让效率更大化,软硬结合在不同平台下集成和打造端到端的影像能力。荣耀 Magic4系列还配备全新的荣耀自研AI-RAW技术、升级版色彩还原引擎,构建出拥有荣耀品牌特色的影像风格。

中兴

在此次展会上,中兴带来了TPC(TimePromised Communication时间可承诺通信)解决方案,使5G无线远程精准机器控制成为可能。基于该方案,中兴通讯与高通技术公司携手成功演示了应用于智能电网的端到端5G TSN,加速5G在关键行业的应用。

展会上,中兴通讯还推出了5G AGV组件、AR数字孪生平台等自研行业产品,联合振华重工发布港口领域首款视频合成网关,联合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发布“云仓数配”5G+智慧供应链示范工程,加速5G在垂直行业的商用进程。

针对运营商网络节能降耗的迫切需求,中兴通讯全新发布的GreenPilot绿色解决方案,通过站点叠光、智能锂电、无线业务智能导引、模块化数据中心等,贯穿能源提供、存储、使用、管理全流程,全场景、智能化降低网络整体能耗,助力运营商打造绿色低碳网络。

TCL

TCL日前在MWC 202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示了两款概念机,分别为TCL Fold N' Roll和TCL 360-degree Ultra Flex。

TCL Fold N' Roll结合了折叠与卷轴的设计,既能进行折叠,还能像卷轴屏那样扩大屏幕尺寸。有意思的是,TCL Fold N' Roll展开并不需要借助人力,而是按下机身的特定按键后,手机便能像卷轴屏那样,再度扩大屏幕尺寸。据悉,最大屏幕尺寸达8.8 英寸,比比 iPad mini 还要大,而该机常规状态下屏幕尺寸为 7 英寸。

而对于TCL展示的另一个概念设备,其名为TCL360-degree Ultra Flex,该手机看上去似乎只是一台再普通不过的折叠手机,但其中间的铰链可支持双向折叠,翻折程度可达360度。不过也是因为能够实现双向折叠的原因,TCL 360-degree UltraFlex的铰链占据了机身背部很大一部分面积。

不过,目前TCL可折叠设备尚处于原型阶段,具体推出时间还未对外透露。

据了解,在折叠屏方面,TCL华星应用了膜层结构和自主研发的内外折双补偿的铰链设计,基于两个技术,折叠屏可以实现高温高湿环境下20万次可折叠的弯折测试。此外,TCL华星还在折叠屏上搭载了polless(模组减薄技术),解析度更高。TCL华星COO赵军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在新一代显示技术方面有望实现技术上的领先,未来结合中国厂商在成本和效率方面的优势,综合竞争力有望实现行业领先。

蚂蚁集团

蚂蚁集团在今年的展会上展示了旗下的安全科技产品。记者获悉,蚂蚁集团旗下可信身份平台Zoloz自2018年出海以来,其核心的e-KYC技术解决方案被数十家海外合作伙伴采纳,包括印尼最大银行Mandiri、马来西亚最大银行Maybank、菲律宾最大银行之一CIMB等金融机构,菲律宾电信运营商Globe,以及印尼Dana、菲律宾GCash、泰国TrueMoney等电子钱包。

据悉,该e-KYC技术是用于在线验证客户身份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认证难”的挑战。用户通过手机扫描证件和拍照就可以在线开立账户,而无需再去线下网点。该解决方案由AI技术驱动,将验证平均时间从几天降至3分钟,将验证成功率从65%提高到90%以上。此外,Zoloz也获得了多项国际数据隐私安全标准的认证,如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和ISO27701隐私数据管理标准。

公开消息显示,在此基础上,蚂蚁集团近年来逐渐转向产品、技术和标准出海。除了安全科技产品外,蚂蚁集团的全球跨境数字支付解决方案、SOFA和mPass为代表的PAAS技术和区块链技术也走向国际市场,“技术出海”的新阵型已现雏形。

值得一题的是,蚂蚁还参与制定了超过20个国际技术标准,涵盖区块链、隐私计算、移动支付等技术领域。去年8月份,国际电信联盟(ITU)首次发布了隐私计算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该标准就由蚂蚁集团、中国联通和之江实验室共同参与制定。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