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京津冀再次迎来寒潮,天津下起了鹅毛大雪。除夕当天,经济日报记者来到大港油田,采访冬季油气保供情况。
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始建于1964年,是继大庆、胜利之后新中国自主开发的第三个油气田。早上9点,记者跟随中国石油天津大港油田综合服务保障车队,来到天津储气库分公司大张坨储气库。
大张坨储气库存储的天然气进入管网两小时内可达北京地区,用气高峰时,这里的供气量占到北京中心城区日供气量的1/5,承担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季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保供调峰的任务。
1月30日下雪以来,大张坨储气库就紧急启动了寒潮应急预案。除夕当日,巡检员宋萌和三名同事主动请战,负责节日期间的巡检工作。“今天除夕,我们就不让师傅们值班了,让他们好好和家人过个年。”宋萌对记者说。
一趟巡检不轻松。四人要徒步巡检3公里范围内15口浸泡在水中的储气井,查找跑冒滴漏,记录压力变化。事关储气库的安全和京津冀千家万户的冷暖,一点马虎不得。他们蹚泥地、踩寒冰,一趟巡检下来,红色棉服已经湿透,橡胶棉靴沾满了碎冰与黄泥。
已经值守了22个春节的作业区经理王健告诉记者:“这些年轻人有责任心、有技术、懂知识。我们很高兴,事业后继有人呀!”
冬季以来,大港油田储气库群的400多名员工,每天都在默默坚守、无私奉献。作为京津冀冬供主力军,该储气库群已安全平稳运行近8000个日夜,累计注气约323亿立方米、采气约285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
傍晚时分,记者在库区看到火红的吊钱、崭新的灯笼已经高高挂起,车间大门已贴上了大大的福字;在会议室内,干果、牛奶、大枣等慰问品已摆放在圆桌上。简单、干净、红火、有序,这就是大张坨储气库的“年味”。
不只是储气库,春节期间页岩油生产也没有停下来。
除夕夜,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肖九拨村外,白色的聚光灯照亮了旷野,近50米高的钻井架上轰鸣不断,钻井机不断旋转,一根根钻管插入地底,官页5-3-6H页岩油井的钻井深度已经超过了2000米。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公司70217钻井队队长贺向前对记者说,“春节期间,三口井的钻探任务将继续加快实施。我们要加快进度,早日打出高产井,让我们的页岩油早日产业化、市场化”。
“页岩油自然产能低,需要再造人工油藏,所以页岩油商业化开采、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来降成本。这也是我们研发、突破的方向。”大港油田新项目事业部经理陈长伟介绍。
艰辛的努力期待着未来的丰收。2019年至2021年,大港油田整体钻探投产页岩油油井35口,今年还计划部署井位8口。随着工厂化作业和批量生产,页岩油井的开发成本大幅度摊薄,大港油田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下一篇:保障交通枢纽安全运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