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载人航天精神托起的不仅是飞天梦想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东京奥运会期间,“太空出差三人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从空间站发回视频,对参加奥运会的体育健儿表达了祝福。随后,多位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通过视频方式感谢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的关注,并表示载人航天精神也一直激励着他们。

  2003年,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完成飞天壮举。是年11月7日,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中科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表示,载人航天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起步晚、基础弱、技术门槛高的情况下启动,仅用20多年就敲开了建设空间站的大门。这不仅是航天技术快速发展的成果,更依赖于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就是广大航天人在夜以继日的“攀高峰”“啃骨头”过程中铸就的载人航天精神。

  横空出世背后的艰辛 

  1958年,一群年轻人准备去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大部分人获得批准,只有一位未能如愿。因为他是研究导弹总体技术的,苏联拒绝接受他。

  这名年轻人叫戚发轫。后来他成了钱学森的学生,并接过钱老的衣钵成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1992年9月21日,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59岁的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

  我国航天事业起步晚、基础薄,相比美俄有着数十年的差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说:“我们要横空出世,一起步就要赶超到位。”

  科技人员将赶超目标锁定在俄罗斯“联盟-TM”飞船上。这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载人飞船,性能优越、技术成熟。

  回想起艰苦攻关的岁月,戚发轫说:“我们白天做晚上做,星期天星期六也做,过年过节也做。”说得轻描淡写,背后的艰辛谁能想象?

  1996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准备试制神舟飞船相关产品,为了赶上任务的进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连友所在班组需要在10天内完成飞船金属壳体的组合加工。当时,专为此次任务引进的设备刚组建好,外方技术人员认为中国工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设备操作能力,加工大型复杂产品。然而,王连友和工友们24小时吃住在机床边,硬是抢在节点前完成了加工任务。

  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航天人啃下一个个硬骨头,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神舟飞船自设计之初就采用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三舱设计,同时针对“联盟-TM”飞船的缺点进行了改进和重大技术创新。这样的成果让俄罗斯专家赞叹不已。

  勇于跨越创造中国奇迹 

  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推进,飞行任务不再是神舟飞船的“独角戏”,而开始了神舟、天宫的“双人舞”。其中,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登场,实现了我国一次重大技术跨越。

  2011年9月29日傍晚,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望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架,内心并不平静。

  按照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部署中原本的计划安排,此次发射本来不在计划之列。

  对于以空间交会对接为核心任务的载人航天工程第二阶段,我国最初方案是将神舟飞船轨道舱改造后留轨飞行,作为目标飞行器与后续神舟飞船进行无人、有人空间交会对接。相比航天大国早期交会对接的试验方法,该方案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并且技术风险较小。

  但随着2008年神舟七号乘组完成太空行走任务,中国载人航天的工程能力和技术储备已达到更高水平。沿袭10多年前制定的方案一步一动,可能错过创新超越的重大机遇;按照新的技术水平更大步地跨越发展,既需要巨大的勇气担当,又需要创新的底气实力。中国航天又一次面临重大抉择。

  航天人经过技术分析和风险评估,认为完全具备进一步跨越发展的条件,从而建议中央调整原来的计划安排,直接发射8吨级的目标飞行器,兼做空间实验室,一并实现自动交会对接、手动交会对接、中长期太空驻留的第二步目标。

  首次新增挠性惯性测量组合、首次使用迭代制导技术、首次采用冯·卡门曲线整流罩……面对全新的技术和设备,7000余名参研参试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8次火箭总检查,234种故障预案处置演练,在不到20天里全部一次性顺利通过。天宫一号的控制系统、能源系统、动力系统……从里到外、从大件到细节,使用了超过80%的新设备新技术,远高于新研航天飞行器不超过30%新技术的惯例。

  当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在火箭托举下升空。在此后数年间,为载人航天工程创造了中国奇迹。

  “把舞动国旗的画面,作为我们的永别” 

  航天员是载人航天活动的先锋。除了像其他人一样付出时间和精力,他们还要随时准备奉献自己的生命。

  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乘神舟七号飞船,踏上飞天之旅。他们花费近两天时间完成了在轨准备工作。9月27日,翟志刚打开了飞船舱门,在太空迈出了中国人的第一步,成为世界上第354个出舱行走的航天员。

  突然,轨道舱里响起急促的警报:“轨道舱火灾!轨道舱火灾!”语音被设置为女中音,在天地两端听来却惊心动魄。翟志刚事后回忆,当时觉得自己的头发一下竖了起来。

  值守在返回舱里的景海鹏一面检查系统,一面跟刘伯明判断排障,同时向地面发出了报告。

  刘伯明一时也搞不清状况,但他做了决定。在地面飞控大厅里,工作人员听到了航天员的对话:

  刘伯明:坚持,反正任务我们继续。

  翟志刚:明白。

  刘伯明:着火我们也来不及了,不管了。

  翟志刚:成!

  按计划,翟志刚出舱后要先把固定在舱外的一件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取回舱内,而刘伯明调整了步骤,直接将国旗递了出去,翟志刚心领神会。通过电视信号,全世界观众见证了这面由科技人员绣织而成的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

  经确认,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误报。返回后,三名航天员道出了当时的想法:“如果回不来了,就把这舞动国旗的画面,作为我们的永别吧。”

  仅用20多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已进入空间站时代。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托起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也将激励国人胸怀梦想、脚踏实地、自立自强,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笃定前行。(记者 付毅飞)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