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在曲靖“古鱼王国”中发现了4.1亿年前游动的“三叉戟”——长吻三歧鱼的踪影。长吻三歧鱼在云南曲靖“古鱼王国”的首次发现丰富了三歧鱼科的形态特征,为探讨盔甲鱼类在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的适应辐射提供了关键的材料。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古生物多样性与古环境》杂志。
长吻三歧鱼被称为泥盆纪海洋中游动的“三叉戟”,属于无颌类盔甲鱼亚纲三歧鱼科,因其头甲形状如古代兵器三叉戟,前面吻突又极度延长而得名。三歧鱼科在无颌类盔甲鱼中一直是一个神秘而独特的存在,其标志性的三叉戟形头甲和半月形鼻孔,明显有别于其他盔甲鱼类,目前仅含有1属3个种,分别是长吻三歧鱼、昭通三歧鱼和越南三歧鱼,堪称三歧鱼三兄弟。“因此,三歧鱼科也是目前盔甲鱼类中唯一仅含有一个属的科级分类单元。”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盖志琨说。
以往的研究表明,三歧鱼在南北地理分布上存在上千公里的地理间隔。“游泳能力较弱、营底栖生的三歧鱼是如何完成了长距离的迁徙,一直是困扰古生物学界的未解之谜。”盖志琨说。
他表示,长吻三歧鱼在云南曲靖“古鱼王国”的首次发现,不仅扩大了三歧鱼在华南板块的分布范围,而且曲靖地区恰好处在四川江油地区和越南北部地区之间的位置上,填补了三歧鱼南北分布的地理空白,为研究三歧鱼的南北迁徙路线提供了重要资料,因此又具有独特的生物地理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