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回眸|37年前的今天,“冶钢1号”开创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先河

发布时间:2024-12-19 05:59:26 来源:北京科协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37年前的今天(1987年12月18日)由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研发的我国第一部完全国产化机器人“冶钢1号”诞生开创了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先河一起来了解它的故事

“冶钢1号”诞生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多个研究所开始涉足机器人研发领域。当时,中国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自主研发大型工业机器人面临重重挑战。

1983年,从国外机器人专业进修归来的余达太,对中国机器人研究现状进行了广泛调研。从东北到上海,再到安徽,余达太基本上把国内的研究机构都跑了一遍。他发现,国内机器人研发多由机械专业主导,但一直未能成功研发机器人的关键在于控制系统。

余达太认为,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主要涉及软件技术,无法通过解剖样机来掌握。因此,他建议在北京钢铁学院成立机器人研究所,由自动化系和机械系牵头,并邀请力学、数学、物理学等多领域专家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共同攻克控制系统难题。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努力,他们最终研发出了完全自主设计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智能系统。这一系统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再到编译系统,完全摆脱了国外技术限制和封锁,使中国机器人拥有了“中国大脑”,能够理解汉语并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工作。

1987年12月18日,中国第一部完全国产化的机器人——“冶钢1号”诞生,引起国内广泛关注。经过严格测试,专家们确认“冶钢1号”在硬件、软件、防振控制等方面均实现了国产化,技术指标达到80年代世界同类产品水平,填补了中国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技术空白。

传承报国之志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科技工作者们依然坚定地开展攻关,并最终研发出“冶钢1号”机器人。这背后,是爱国热情的驱动和创新精神的支撑。

为了传承报国之志,北京科技大学于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机器人工程”专业。同年9月,从本科2018级机械类学生中选拔30人组建了第一届机器人班

2022年,这个班级的毕业生加权平均成绩达到85.8分,深造率高达86.7%,人均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2.5次,奖学金覆盖率83%,总金额21万元,19名同学参加了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班级志愿总工时超过5000小时。他们继承创新精神,将青春奋斗书写在制造强国的建设之路上。

未来无限精彩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象征着一个国家在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先进水平。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了迅猛发展,它们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珠海航展等重大活动中。

机器人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等类别,其中我国市场以工业机器人为主。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470台。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持续进步,“机器人+”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展。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十大应用场景,涵盖了经济发展领域的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等五大领域,以及社会民生领域的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商业社区服务、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等五大领域。

同时,拥有聪明“头脑”和灵活“四肢”的人形机器人正成为机器人领域最具未来感的新赛道。中国也在积极布局,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抢占先机并稳步发展。

作为人类的得力助手,机器人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无限精彩。

参考资料:

1.“北京科技大学”公众号.北科,请你来听!

2.“中国大学生网”公众号.【信仰行】厉害了,我们的“冶钢1号”!

3.北京科技大学“行思慎思笃行实践团”公众号.聆听教诲 学以致用|余达太教授采访内容精彩选段

4.“北京科技大学”公众号.30人中26人深造!74项省部级以上奖励!这是什么神仙班级?

5.“央视新闻”公众号.中国机器人,正在总动员!

6.《人民日报》.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二〇二四年中国经济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