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飞机,并完成了首次试飞,从此人类翱翔于天际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不过人类并没有满足单纯地翱翔于天际,很快便开始给飞机开发新的用途,直至1911年,也就是飞机发明后的第8个年头,人类终于发现飞机是可以用于战斗的。当时正值墨西哥革命时期,政府军利用自己的空中优势频繁使用侦察机对革命军进行侦查,我们都知道对于一场战争而言,情报和信息的获取对于战争的结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军就雇佣了一名美国的民间飞行员,他的名字叫做“爱文兰博”。一日,兰博驾驶着他那架寇蒂斯式飞机在空中与政府军的侦察机相遇了。
兰博的飞机与政府军的侦察机在天空中相遇,两架飞机的驾驶员使用手枪在空中进行了对射,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空战。
这次空战的规模虽然小,但使人类意识到了飞机在军事领域还有着很大可开发的潜力,于是在4年之后,也就是1915年,世界上的第一架战斗机问世了,它就是法国的莫拉纳·索尔尼爱L型战斗机。在战斗机和轰战机等军用飞机诞生之后,人类很快便领略到了飞行物器的威力,于是在1935年,英国政府决定开发一种武器来对付飞机。当时正处于二战爆发之前,欧洲的局势相对紧张,正所谓未雨绸缪,英国决定对德国的空中威胁早做储备。
当时英国政府认为无线电波具有摧毁飞机的潜力,于是委托物理学家瓦特进行研究,很快瓦特便得出了结论,想把无线电波变成武器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瓦特的研究并非没有成果,他发现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在回弹之后会出现延迟,而将这些延迟的数据收集起来就可以判断出飞机的飞行方向以及距离,于是雷达诞生了。雷达的工作原理说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向特定的方向发射雷达波,当雷达波遭遇飞机就会发生回弹,将回弹的信息收集起来就能够得知飞机的位置了。当然了,雷达不可能预知飞机从哪个方向来,所以就必须要不停地转圈,对各个方向进行扫射。
自从有了雷达之后,飞机就算是有了对手了,于是飞机制造商开始琢磨怎样才能不被雷达发现,于是隐形飞机就诞生了。
隐形飞机的“隐形”是针对于雷达而言的,并不是真的能够变成透明的。那么怎样能让雷达看不见呢?很简单,既然雷达是依靠接收回弹的雷达波来发现飞机的,那么只要不让雷达波弹回去就可以了。怎么能不让雷达波弹回去呢?首先要在外观上下功夫。隐形飞机和普通飞机在外形上是有很大区别的,隐形飞机通常都是棱角分明且边缘锐利,这种形状很容易导致雷达波偏转,也就是说撞上飞机的雷达波不会再按照原路返回去,这样一来,雷达接收不到信息,自然也就发现不了飞机了。
不过光靠改变外观还不行,因为再好的外观也不能让全部的雷达波都发生偏转,于是就有了隐形涂层。
在飞机的表面刷上一层隐形涂层,这种涂层能够吸收雷达波,让它们“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那么隐形涂层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能够吸收雷达波呢?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任何一家隐形飞机的制造商公布过,所以也没有人知道,因此说什么都属于瞎猜,不过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或许是一些类似于碳纤维材料的物质。总之,外观配上涂层,就能够让飞机在雷达的监视下隐身起来。
雷达真的对隐形飞机没办法吗?也不是。
雷达可以通过收窄视角来让目标变得清晰,毕竟隐形涂层的厚度有限,不可能吸收掉全部雷达波。但要想收窄视角,就必须要增大天线面积。增大天线面积容易,但增大了之后就不好转动了,怎么办?一种新型雷达就诞生了,相控阵雷达。相控阵雷达不需要转动,它是由无数个独立的发射单元所组成的,当大量的发射单元同时发射雷达波的时候就会产生干涉,发生干涉后的雷达波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而通过控制每个独立发射单元的相位差就可以改变雷达波的发射方向,这样一来,雷达不需要转动就可以对各个方向进行扫描了,而且清晰度还大大提高了。总之,隐形飞机和雷达就是你进一尺,我进一丈,各不相让。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sunmonarch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