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喝烧开过的水已经成为一个默认的习惯。即使有些地方开始设置“直饮水”,往往依然被视为“生水”,难以得到普遍接受。这种做法也很合理:水被烧开过后,寄生虫卵、细菌几乎都被消灭殆尽;一部分矿物质以“水垢”的形式析出,降低了水的硬度,减少了泌尿系统结石的风险。这些,对于人体健康都是有利的。
那么,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喝开水的习惯呢?古代的人们,也喝开水吗?答案有点复杂:喝,但也不是经常喝。
古人也烧开水
在中国文化中,“茶”是一个重要的、独特的载体,从古代一直流传到今天。而提到茶,自然就离不开水:无论是煎茶、煮茶、点茶还是泡茶,终究都离不开把水煮沸的步骤。单从这一点上说,古人无疑也会经常烧开水。此外,古人会制作各种消夏饮料,统称“熟水”,比如李清照推崇的“白豆蔻熟水”,就是用烧开、晾冷的水泡上豆蔻;类似的还有“紫苏熟水”、“沉香熟水”,这在电视剧《梦华录》中也有提及。而这些“熟水”,正是用烧开、放冷的水来制作的,与“生水”相区别。
图源:Pixabay
实际上,早在石器时代,先民们很可能就有了烧开水的习惯。比如,属于大汶口文化的白陶鬶(guī),从其空腹、细颈、长喙的特征来看,极可能就是用于烧水、温酒的器具。后世各种铫(diào)子、茶壶就更为普遍了,有大量的文物可以佐证。因此,说中国古人一直懂得并习惯于喝烧过的水,应该还是很可信的。
不会常烧开水
然而,事情的另一面却是:在中国古代这种把水烧开的做法,并不像今天这样普遍。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两条:首先,囿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古人的卫生意识还很薄弱。对于“将水烧开、放冷再饮用”的意义,并没有形成共识。尤其是在饥荒、战乱的年间,饭都吃不饱了,还谈啥烧开水?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是好事,尤其是对消化道疾病的传染,大开了方便之门。而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烧水很麻烦,也很花钱。
要烧水,当然就得有火,必须消耗燃料。然而,在近代之前,随着植被的大量破坏和人口的增长,燃料供应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尤其是冬季的城市之中。
比如,在明代宫廷中有“四司八局”,其中专门管理薪炭的机构叫做“惜薪司”:从名字就能看出,哪怕贵为天子,燃料也得省着点用。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燃料更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开支。为此,古人也想出了不少办法。有人认为,中国菜肴的烹饪方式,从上古的大鼎炖煮、明火炙烤,逐渐过度到烘焙(烙饼、炒米等干粮,生一次火就可以做一大堆,够好几天吃的)、快炒、腌制等方式,节约燃料,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图源:Pixabay
为了进一步节约燃料,古人甚至习惯于一日两餐,第一餐叫“朝食”,又叫“饔”(yōng);第二餐叫“哺食”,也叫“飧”(sūn)。第二餐通常并不生火做饭,只吃第一餐剩余的冷饭冷菜。
对于古代的普通百姓而言,吃冷餐、吃剩饭,是一件非常正常而无奈的事情,原因就是燃料太贵。如此宝贵的燃料,拿来做饭尚且需要省着点用,拿来烧开水,也许就近乎奢侈了。
同时,在近代之前,烧开水还有一个尴尬之处:烧开了也没法保温,冷的太快了。
这是因为,带有真空保温内胆的暖瓶,于1892年问世;等它传到中国的时候,已经是清朝末年。在此之前,要给烧开的热水保温,只能用稻草、棉絮一类的物质做一个粗糙的保温箱(俗称“茶壶窠”),保温效果维持不了多久。再想喝热水的时候,还得重新加热,又一次耗费燃料,普通百姓当然就更不乐意烧开水了。
沧海桑田
而在当时,暖瓶的价格昂贵,在《多收了三五斗》中就曾提到,普通人根本用不起。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体系的完善,暖瓶价格下跌这才算是普及开来,为“烧开水、喝开水”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真正改变国人习惯,让烧开水全面普及的,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功劳。
在1949-1952年间,全国轰轰烈烈的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这里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悍然发动细菌战,在边境地带投放了大量带有致病细菌的跳蚤、老鼠等生物,给我国人民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党和国家未雨绸缪,发起了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卫生死角、建立个人卫生习惯——其中,就包括了“不喝生水”的倡导,一举扭转了数千年来的饮水习惯,提高了国民的健康意识。
当然,这里说的“喝开水”,并不是说去喝很烫的热水,而是把它先烧开、放凉了再喝。通说认为,经常喝太烫的水,会刺激咽喉和消化道,久而久之,容易诱发肿瘤。至于多少算是“烫”,各人的感觉不尽一致,一般放到“温水”的程度,就可以放心的喝了。
另外,尽管把水烧开能杀死绝大部分细菌,但有些细菌的“蛋”(标准名称是“芽孢”),则可以在100℃下存活,等到温度降下来,再变成细菌而重新繁殖。因此,烧开过的水,如果放置很长时间(比如12小时以上),实际上也是不安全的,细菌可能已经卷土重来。
因此,把水烧开了,放冷再喝,最好再加上一句:放久了的水就别喝咯。
供稿单位:重庆科技馆
作者:馒头老妖,高校教师、化学博士,从事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
审核专家:黄河、李春黎、陈涛、徐晓萍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