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波站出发,行驶约30公里,余姚河姆渡遗址就越来越近了。
10月底,正值晚稻收割季,记者抵达的时候,路边的稻田远远望去一大片金灿灿的,不禁想,要是7000年前已经学会驯化水稻的先民,看到这番丰收景象,估计会兴奋地跳上一段庆贺之舞。
51年前,一个排涝站工程让这个新石器时代的远古村落遗址惊艳面世。在此后开展的1973、1977年两次正式考古发掘中,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先民的生活面貌也慢慢清晰——
临水而居、种稻捕鱼、枕席衣麻,那时的老祖宗们已经用智慧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初初萌芽顺天应时的种子,开启了简单稳定的氏族生活。
中国人的勤劳特质,7000年前就已显现
走进河姆渡博物馆第一个展厅,火红的背景主色调代表着太阳初升哺育万物,当地的讲解员介绍,河姆渡人已经过上了日出而作、男耕女织的生活。
那时,气候比现在的浙江更加湿热,当太阳刚刚升起,村外的原始森林里,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们利用湖泊河流岸边的平坦滩涂开垦稻田和方便行走的田埂,用骨耜(野牛等大型动物的肩胛骨制成)翻耕农田和铲除芦苇杂草;石刀或骨镰收割稻穗;木杵、石磨棒进行稻谷脱壳与加工淀粉。
这和人们印象中的传统农耕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炭化稻谷,到这一整套从耕种到脱壳的工具,正反映了河姆渡文化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讲解员告诉记者。
那时候的先民,已经初步掌握了驯化水稻的经验方法。他们还学会了积累辛勤劳作的“果实”——在考古挖掘中,曾发现面积约两三百平方米的稻谷堆积层,专家鉴定后认为,这个“粮仓”大约储存了数万斤的粮食,可以维持整个村庄约200至300号人一年的饮食。
稻作农业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老祖宗们做饭也更加“讲究”。在将泥巴进行一系列“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之后,陶器诞生了。人们再将稻米放进各种形状的陶釜(最早的饭锅)中,加上水,菜肉粥饭都可以烹煮食用。要知道,敛口陶釜在河姆渡遗址出土时,不少还带着当时的锅巴。
河姆渡陶器 林辰辰摄
为了让食物更好吃,经年累月里,古法食谱不断升级。在一套陶灶组合展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先民们将陶器底部挖了很多孔,就像现代厨房里的蒸笼,当加热时,蒸汽可以从孔进入,把食物蒸熟。可见为了“美食”,连河姆渡先民都会绞尽脑汁地创造发明。
榫卯结构大量出现,用智慧建造的“快乐老家”
江南好山水,在河姆渡时期,生态极佳。依山傍水的环境下,大象、犀牛、四不像、鲸等动物都曾在这“安家度日”。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奋力开拓的河姆渡人,也在新石器时代留下了不少生存“工艺品”。
他们会将野味的骨头磨成两头尖尖的骨针缝制衣服,也会将石块磨成圆球,打击路过的野兽,甚至开始划船造桨,航向大海的远方。而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干栏式建筑,就是由河姆渡人创造的。
他们有了一套打造安全、舒适居住空间的科学建筑方法——
比如为了应对复杂的野外环境,房子选址一般在山脚或山坡上。为了防潮和充分利用空间,当时的房子外观就像如今的“吊脚楼”。一层是打入地里的四排桩木,二层架上大梁承托地板,构成架空的建筑基座,再在其上立柱盖上芦苇屋顶,呈现一个三角形的居住空间,甚至可以说是最早的木构楼房。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一个架高1米,面宽23米有外廊的“豪宅”,还会用独木梯来上下楼房,可供几十人同时居住。
此外,中式建筑中智慧与力量的“化身”,榫卯结构,大量出现在了这些干栏式建筑中。它线条流畅,稳定牢固,到现代依然是值得传承的绿色建筑工艺,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有了“快乐老家”,家乡就有了原始雏形。家家户户沿着河流,用木栅栏分隔开,设置了食物储藏区、加工处理区、陶窑烧制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一个原始村庄开始了正常运作。
猪纹陶钵 林辰辰摄
动物型陶塑 林辰辰摄
更美好的生活开始了流动。闲暇时光,爱音乐的人用动物的牙或鸟类的骨头做支乐器,演奏原始的旋律;心灵手巧的工匠就在陶器上画出小猪、稻穗等纹样,或捏一些小鸟、小羊形状的陶质塑件;有了更“高级”的追求,就用玉或石打造自己喜欢的“珠宝”……在河姆渡博物馆里,这些穿越7000年仍然独特又可爱的工艺品,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游客驻足观赏。
沧海桑田,当初的河姆渡人最终去往何方,暂无人知晓。但聪明的先祖所运用的生产技术,以及依托着技术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恒久鲜活。
专家访谈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孙国平:
干栏式建筑发达
河姆渡时期有了村落
50年前,考古学家掀开了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面纱,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样都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河姆渡遗址也被公认为“中国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对于认识中国长江流域乃至整个南方地区古代文明发展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系统性了解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产、生活以及意识形态的内容后,我们会惊叹于当时的先民们已经拥有如此的智慧和技术去改进他们的生活。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孙国平做客本期“浙里文化的科学”。孙国平从事浙江史前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参与或主持了浙江省内遗址的数十次野外考古发掘。其中,连续15年主持河姆渡文化代表性遗址——田螺山遗址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研究。
问:河姆渡遗址集中再现了六七千年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稻作农耕社会和江南“鱼米之乡”的历史渊源,考古发现来看,当时的原始农业已经到达怎样的水平?
答:河姆渡先民因地制宜地利用在海平面上升影响下刚形成不久的平整、低洼、水源方便的沿海滩涂、湿地和沼泽,利用捕获的野水牛的肩胛骨加工骨耜等先进(与同期其他史前文化相比)的生产工具开垦为较大面积的水稻田,收获了较多的稻米,养活了比采集和渔猎等传统经济手段支撑下更多的人口。他们收割水稻和加工稻米的方式比现代的方式要原始和简单很多,他们用骨镰和石刀等收割水稻,用磨盘、木杵等碾磨加工稻谷。
干栏式建筑基础考古场景 图源: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问:河姆渡人撵稻制陶、会凿井取水,做桨行舟,他们是如何科学利用这些工具的?
答:河姆渡先民制作陶器的技术已比较熟练,他们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器形多样、规整,装饰工艺丰富多彩;早期陶器以夹炭陶为主,手制成型,烧成温度低,造型不规整。多平底器、圜底器、圈足器,不见三足器。晚期夹炭陶数量明显减少,夹砂陶增加,并出现泥质陶。
带井亭和木构井圈的水井,结构先进,使用便利,这一用水方式的创造发明,使饮水卫生得到较大保障。七千年前,河姆渡先民生活的周围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沼泽遍布,水域面积开阔,因此先民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河姆渡文化的几个主要遗址中木桨目前已经出土40 多件,都是用整块硬木为原料砍削而成。用整块木料加工的木桨大小形状不一,最长的达到1.5米以上。它们显示当时的先民们可能已具备近海航行的技术。
问: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内展出了跨越一千多年的陶器演变历程,从技术角度来看当时的发展程度如何?
答:实际上从河姆渡文化早期,也即距今7000年开始,至河姆渡文化末期的距今5000多年前,陶器制作技术还是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和阶段性特征。器形趋向规整、大小陶器成套制作,部分器物造型有明显创新,特别是炊器从早期的简单的陶釜,到釜的多样化,以及陶灶、陶鼎的先后出现和应用。还有火候的逐渐加高。河姆渡先民在工艺技术的各个方面在中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具有非常领先的技术表现。
问: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好几幢早期的“干栏式木构房屋”,这种设计有什么科学性?
答:河姆渡先民因地制宜地创造了以榫卯技术为核心的干栏式木构建筑(中国最早的“木构楼房”),作为氏族村落的主要建筑形式。那个时候,利用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建造起了规模不太大的、排列有序的多幢木头“楼房”组成的村落,但同一个氏族里以整个村落或单个长排房作为当时社会生活的最小“细胞”,共同生产、共同消费,不乏温馨的氛围。
干栏式木构房屋以大小木材主要房屋骨架材料,以榫卯作为主要联结技术方法,以人字顶作为基本建筑样式,可适应远古江南温暖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
上一篇:饭后吃的药,饭前吃会咋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