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世卫组织多次警告的“ X疾病”, 是种什么病? | 博览日报

发布时间:2024-03-13 10:15:07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您的科学界最佳“内线”来啦!“博览日报”为您播报当日有趣的科学内容、最新的科研进展、脑洞大开的科学发现、热点事件的科学观察。

世卫组织多次警告的X疾病”,是种什么病?

“X疾病”这一未知病原体近期已被多次提及。世卫组织官网消息称,列入“X疾病”是为了涵盖可能导致严重国际流行病的未知病原体。

实际上,“X疾病”并非当下真实存在的特定疾病。根据世卫组织的解释,“X疾病”指一种未知的病原体引发严重国际大流行的可能性。它有机会在任何时间、由多种来源触发,恐会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

这一概念并非首次被提出。早在2018年,世卫组织就发出过类似警告,将“X疾病”列为可能引发疫情或大流行的“重点病原体”。与之并列的还有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等。

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9日表示:“X疾病”并不代表某种具体疾病,是由未知病原体引发可能导致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其发生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蓝莓不是蓝色的

蓝莓,经常被人们称为“十大水果之王”之一,网上流传的“超级水果”名单中也必然有它一席之地。但当你把表面的蜡质擦干净,看上却是暗红色的!蓝莓是红色的为什么叫蓝莓呢?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物理学家猜想,这可能与这层蜡质的特殊分子结构有关。研究者们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蓝莓、李子和俄勒冈葡萄等水果的表皮蜡质,发现这些水果的蜡质具有相似的非球状微观结构。这些结构能够散射蓝光和紫外光,从而使水果呈现出蓝紫色的外观。

更神奇的是,即使将这些蜡质溶解后重新结晶,它们仍然能够自发地形成同样的非球状结构,并保持散射蓝紫光的特性。这说明这些蜡质分子并不是随机生长的,而是植物经过精心设计之后才为自己披上的外衣。

这么做,肯定有它的理由!许多以水果为食的鸟类都有特殊的蓝色和紫外线视觉,能够非常清晰地辨认出蓝色果实,而蓝莓正是依靠这些鸟类来为自己传播种子。但自然界中稳定的蓝色色素稀缺,那就只好上一点物理手段了。蝴蝶和孔雀等动物也都掌握了这一技能,既不必产生不稳定的蓝色色素,又可以让自己看上去是蓝色的。

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恐龙:首先,我没有惹你们任何人!

“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这个知识需要更新了!最近的新发现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凶手”不止一个,可能是“团伙作案”。

中国科学家依据汞数据复原出来的白垩纪生物大灭绝过程是,首先由印度德干高原剧烈火山活动引发了全球生物多样性衰退,然后由小行星撞击带来了致命一击……

汞(Hg),俗称水银,是常温常压下唯一的以液态存在的金属。火山活动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自然汞源,并且汞同位素可以为追踪汞源提供有效信息,所以它常常被科学家用来追踪地质史上的大型火山喷发活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莎所带领的研究团队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万晓樵等合作,对汞进行了跟踪研究,将白垩纪/古近纪(K/Pg)界线附近的海相(海洋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的总称)和陆相(陆地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的总称)地层中的汞记录进行了综合对比。

研究人员整合了分布于全球各地26个关键剖面和钻孔资料,发现德干玄武岩喷发导致K/Pg界线之前或界线处的汞值与显生宙其他大灭绝事件界线处的汞数据具有相似的趋势。

汞研究表明,约6630万年—6615万年前的德干玄武岩喷发事件,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释放,海洋浮游有孔虫属种则发生部分灭绝、侏儒化、灾难物种盛行。

而约6610—6600万年前的德干玄武岩喷发事件更为恐怖。海量的喷发不仅引起了巨大的气候波动,还造成了大面积的海洋酸化。生物界开始连锁性逐渐崩溃,各物种开始了萎缩和灭亡。

在此背景之下,小行星的撞击就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给白垩纪生物们带来了致命一击。在撞击发生的瞬间,高温和冲击波在可能瞬间消灭了撞击区域附近的大量生命,甚至连微生物都无法幸存。

图片

德干火山肆掠下的生物灭绝(图片来源: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Zina Deretsky)

龙抬头!航天员“太空理发”有妙招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无论在地上还是天上都能打理自己的“头”等大事了。

从神舟十二号任务开始,我们的航天员乘组就已有“太空发廊”初体验,而后续执行任务的乘组也都能在中国空间站上定期理发了。

在太空缺少地球引力的束缚,理发过程中的碎发会四处飘散。为此,航天员需要借助一款神奇的理发工具解决在失重环境下理发的难题,这个神奇的理发工具就是吸尘式理发器,它是集理发与吸尘功能一体的“神器”。

当航天员进行操作时,被刮下的头发碎屑可迅速吸入内置的收集器中防止它们成为太空中的“流浪者”。这样一来,航天员不仅能在太空中保持清爽的发型,还能确保空间站内的环境整洁。

除了理发器的神奇功能外,“太空托尼”们的理发技巧也值得一提。虽然太空中理发环境特殊,但他们在地面都已经过严格训练,掌握了这项必备的太空生活技能,航天员之间有时会相互协作,一人理发一人从旁协助收集飘散的头发。

在理发时他们会小心操作理发器确保不会弄伤自己或他人,迅速完成理发任务,将精神爽利的个人形象呈现在公众面前。

太空理发的经历于航天员而言,既充满了科技感和趣味性,也增进了乘组彼此之间的感情,更展现了航天科技的力量!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期待航天员在太空探索中的更多精彩瞬间!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原来“日照香炉生紫烟”是真的!

近日,多个网友拍摄到奇妙一幕:阳光照射熏香的烟雾,出现梦幻的紫色。这一幕仿佛千多年前“诗仙”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生动体现。其实,这背后蕴藏着名为瑞利散射的光传播原理。

瑞利散射又叫分子散射,即光的波长越短,散射越强,反之亦然。瑞利散射可以让天空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众所周知,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其中波长最长的是红光,最短的是紫光,蓝光次之。

秋高气爽或雨过天晴,大气中的尘埃和气溶胶较少,阳光在大气分子强烈的瑞利散射下,蓝光和紫光散射到四周甚至布满天空,而人眼对蓝色更加敏感,对紫色感觉次之,所以天空看起来呈蔚蓝色。

回到诗句,“香炉”是指庐山西北的香炉峰,因峰顶尖而圆,形似巨大的香炉而得名。清晨时分,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升起阵阵紫霞,如同烟雾一般,甚是美观。

由此可得出以下三条结论:一是“紫烟”不是烟,而是紫色的光霞,与网友拍摄的熏香紫烟如出一辙;二是当天天气很好,少云少雾,空气中颗粒状介质少,所以发生了瑞利散射;三是由于香炉峰高耸入云,地形复杂,气流易形成涡旋或湍流,阳光照进它们时,不断产生散射,紫烟效果进一步加强,容易被人观察到。

内容综合自中国科普博览微博、科学大院、中国载人航天、蝌蚪五线谱

本文首发于中国科普博览(kepubolan)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