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之歌》中曾多次出现过一种毒药,它有时候叫夜影之水,有时候叫颠茄,有时候叫龙葵,魁尔斯的男巫常饮用它以进入幻境。它会把嘴唇染成蓝色,无垢者们也用它来麻痹神经。
可如果看到龙葵的图片,许多小伙伴们可能都会说:
“嗯?这不是我小时候常吃的果子 ‘黑天天’吗?它确实能把嘴染成蓝黑色,但好像没有几个人中过毒啊!”
龙葵的小黑果,你小时候吃过吗?|Pixabay
莫名就给毒药背锅了
其实这个是翻译问题。整个茄属植物的英文俗称是“Nightshade”(夜影),而身为茄属植物的龙葵 Solanum nigrum,是欧亚大陆最常见的茄属植物,英文一般称为“Black nightshade”。
而权力的游戏中出现的Nightshade,其原型并非是龙葵,而是大名鼎鼎的颠茄 Atropa belladonna。虽然颠茄不是茄属植物,但它仍然有一个带Nightshade的俗称——“Deadly nightshade”,如果不加前面的形容词,就容易造成翻译上的混淆。
经典毒药颠茄。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们认为瞳孔大的女人是美丽的,而颠茄中含有的生物碱正好具有散瞳的作用。因此那时的女人们会把颠茄汁液滴到眼睛里,以求获得更大的瞳孔。颠茄的种加词belladonna即为意大利语“美丽的女人”之意|H. Zell / wikimedia
颠茄是欧洲四大经典毒药之一(颠茄、毒参、乌头、铁筷子),含有阿托品、莨菪碱等生物碱成分,具有极强的神经毒性,过量摄入首先会造成心律加快、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继续增大剂量则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最终致人死亡。在古代欧洲,它是常用于催眠和镇痛的药物,其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颠茄的果实。2009年曾有一位成年女性把它误当蓝莓吃了6颗,随即出现了严重的中毒反应|Kurt Stüber / wikimedia
但今天要介绍的“黑天天”,就没那么恐怖了,要不然也不会被小孩子当野果子吃。
龙葵是很常见的野草,常见到自身形态没有任何可辨识的特点。当它开花时,可以从黄色的花药辨认出它茄科植物的身份。花期的龙葵仍然很普通,甚至可以在菜地里冒充辣椒,有的地方也俗称“山辣椒”。
如果你种过辣椒、茄子或者土豆等常见茄科蔬菜,就会发现龙葵花和它们的相似之处|Evelyn Simak / Geograph
能吃,吃法多样
在古籍中,凡是叫“葵”的植物,要么是叶子掌状分裂,类似锦葵科植物,要么是口感顺滑,类似冬葵,龙葵就是后一种。《本草纲目》言其“性滑如葵”,而且还给它找了个近亲叫龙阳龙珠。
《本草纲目》把龙葵和龙珠并为一类两种,果实“生青熟赤者为龙珠,生青熟黑者为龙葵”。这里的龙珠不一定专指茄科龙珠属的龙珠 Tubocapsicum anomalum,也有可能是整个茄科里与龙葵形态相近而结红色果实的植物。
正牌的龙珠|Keisotyo / wikimedia
在整个旧大陆,龙葵的叶子和果实都被广泛用于食用,是常见的野菜野果。在古代,人们以它果腹,度过灾年;而现代人会把它用各种方式烹饪,制成当地美食菜肴。
在希腊和土耳其,它的叶子是蔬菜沙拉的配料;在东非地区,它同鸡肉、猪肉一起烹饪,配着谷物粥一起吃,是很受欢迎的绿色蔬菜;在印度南部,人们把它的叶子和果实,与酸角、洋葱一起烹饪,再加上孜然,做成极具当地特色的美食;在南非,品相好的果实会被用来做成漂亮的紫色果酱。
龙葵肥厚的叶子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餐桌美食|Harald Hubich / wikimedia
但吃不好也能中毒
在许多人的儿时记忆里,龙葵是嘴馋时的零食。它是一种全国性分布的植物,因此根据产地不同,它也有大量的俗称,如黑天天、黑甜甜、黑黝黝、黑姑娘、地泡子、天茄子等。至于味道,我自己没吃过,《本草纲目》记载它“微酸”,《救荒本草》说“味甜”,想来也就那回事吧,不算什么特别好吃的东西。
虽然许多人小时候都吃过,并且吃后无碍,但拿龙葵当零食确实是有风险的。身为姜国公主茄科植物,龙葵也含有许多茄科家族特有的有毒生物碱,如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龙葵碱(solanine)等。这些生物碱在未成熟的果实和新鲜植株里含量较高,如果不慎食用,会导致严重的消化道、心脏和中枢神经症状,虽然一般不致命,但也比较难受。
成熟的龙葵果实是深黑色,毒性会减弱|maxpixel
熟透的果实和煮熟后的植株里生物碱含量较少,但不等于没有。非洲一些地区的人们在玉米收获前,会以龙葵作为主要蔬菜,填补粮食缺口,当地居民就经常会有胃痛的毛病。儿童如果食用了大量龙葵成熟果实,也依然会有中毒的风险。
整个茄属植物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植株上有刺的茄亚属,另一类是无刺的龙葵亚属。在龙葵亚属中,有许多种类的植物都与龙葵长得差不多,开白色或紫色的小花,结或红或黑的果子,其中也不乏毒性更大的种类。如果自以为野外经验丰富,任意采食,还是有可能中招的。
茄亚属植物苦天茄(Solanum myriacanthum)茎上的长刺|Carstor / wikimedia
因此,不管你的童年是否吃过这种零食,我的建议仍然是管住嘴,毕竟对于这么一个盛产毒物的家族,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作者:霜天蛾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