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又爆满?
这张“超级光盘”可存储100个商用硬盘数据!
提起光盘这个名词,你是不是要反应片刻?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盘和日常生活工作渐行渐远。可对大存储量的数据中心来说,光盘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存储手段。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上海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利用全球首创的双光束调控聚集诱导发光超分辨光存储技术,造出了一张“全透明”的光盘,单盘等效容量达Pb量级(1Pb=1000Tb),相当于100个商用硬盘。
我们在国际上首创光束调控聚集诱导发光超分辨光存储技术,可调控聚集诱导发光效应和区域,将信息记录点缩小到纳米级别,同时实现超分辨读出,在光存储领域突破衍射极限。
该光盘实现了点尺寸为54纳米,道间距为70纳米的超分辨数据存储,并完成了100层的多层记录,单盘等效容量约1.6 Pb。经老化加速测试,光盘介质寿命大于40年。
研究人员在光盘各层分别写入上海光机所和上海理工大学的标识,从第1层和第100层都可以读出,展示了材料极高的三维性能。光盘的原始误码率为0.33%,经过纠错技术后,单盘的误码率基本接近零。
超级光盘诞生,这项突破是国际上首次实现Pb量级的超大容量光存储,对于我国在信息存储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阮昊展示Pb量级光盘
孙悟空用的瞌睡虫,其实你还真见过!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取经路上经常使用瞌睡虫,让妖怪或他人困倦酣睡,便于自己暗中行动。在孙悟空的巧妙使用下,瞌睡虫给取经事业帮了大忙。那么,这一神奇的小虫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根据《西游记》描写,我们可看到瞌睡虫具有两项特征:其一是瞌睡虫很可能没有能够飞行的翅膀。因为孙悟空将其弹射、抛出时,如果瞌睡虫会飞行,未必能准确投中目标。其二是瞌睡虫可以自行爬入人的鼻孔,很可能为穴居生物。
《西游记》小说面世后不久,就有名叫黄秉石的热心读者在自己的随笔集《偶得绀珠》里讨论了它的源头。“睡虫亦有之。海上砂挼子,在石缝中,好睡,名睡虫,可作毒射人禽兽也。”
古代典籍《本草拾遗》、《谭子雕虫》中都有对砂挼子习性的记载。砂挼子其实就是蚁蛉的幼虫,又叫蚁狮。蚁狮体型短小,一般不足1厘米,呈纺锤形,腹部丰满,头部有巨大的镰刀状下颌。它们以挖陷阱捕食为特长,倒着爬行挖坑,形成陡峭的漏斗。待伺机而动时,蚁狮看起来就像是在安静地睡觉。当小虫滑入漏斗时,蚁狮迅速出击,注射毒素吸取体液,然后将残骸抛出。
《西游记》强调了蚁狮作为大自然里娴熟猎人“嗜睡”的表面特征,再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让它几乎毫无破绽地融入取经故事情节之中,从此瞌睡虫声名大噪,逐渐掩盖了作为原型的砂挼子。
宇宙中最亮的物体,
差点被当成错误数据
类星体是宇宙中绝对的庞然大物。每个类星体中都包含一颗非常活跃的超大质量黑洞。类星体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吸引周围的星系物质,形成稠密的吸积盘,而吸积盘中的物质发生摩擦,能够产生极高的温度,从而以无法想象的亮度向外辐射光能。
在类星体的世界里,几亿倍太阳质量是家常便饭,吸引范围达到上亿光年更是小菜一碟。
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Christian Wolf团队近日发现的J0529-4351类星体,被认为是类星体家族中的佼佼者:在迄今发现的类星体中,它的亮度是最亮的,发射功率约为2x1041瓦特,这一数值是太阳功率的一千万亿倍!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计算,这颗类星体每三秒钟就会发射出相当于一颗地球质量的能量,而这颗星体已经在宇宙中存在了120亿年的时间。按常理来说,它应该早就耗尽了能量才对。
于是科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颗类星体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吸引他周围的星系物质。计算表明,它每天能“吃”下将近一倍太阳质量的星系物质!
这头星际巨兽一边吞噬着海量的物质,一边以极大的功率向外发光,同时在宇宙的边缘地带狂奔,我们却对它所知甚少。
这么亮的类星体,为什么人们一直没有注意到它呢?答案是:它太亮了,以至于看起来像是假的。
截止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上百万颗类星体,这么大的群体数量,用人工审查的方式就太慢了。因此,人们把类星体巡查和发现的工作交给了电脑,并且把当时已知的类星体数据用作机器学习的素材。
结果可想而知,电脑由于从没见过如此明亮的类星体,因此在看到J0529-4351时就把它当成错误数据而自动略过了。幸好研究者从废弃数据里将它及时地挽救了回来。
120亿光年外的类星体J0529-4351(白色亮点)
超近距离看仙气飘飘的伞菌!
伞菌的孢子藏在菌褶的缝隙中一排排的孢子梗,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孢子。24小时里,一颗伞菌能生产出上百万粒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孢子。它们随着菌盖伞状结构产生的气流压慢慢飘向空中,飘向远方,也将种群繁衍的希望带向郊野。戳视频,看孢子是怎么飘向空中的~
视频来源:CCTV纪录微博
内容综合自中国科普博览微博、新民晚报、科技日报、科学大院、CCTV纪录微博
本文首发于中国科普博览(kepubolan)
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