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按:这个女人不知道被多少人的目光注视过,人们对她神秘微笑的推测和研究自然不胜枚举,有说蒙娜丽莎是个男人的,有说是达芬奇本人的,这都不算啥。意大利巴勒莫大学的Vito Franco教授在用眼科医学来分析研究达芬奇的画作时,通过对蒙娜丽莎的左眼表皮部位的细致观察,发现画中的主人公体内存在着较高的胆固醇(http://www.telegraph.co.uk/culture/art/art-news/6939696/Mona-Lisa-smile-due-to-very-high-cholesterol.html)……
艾尔沃斯蒙娜丽莎(Isleworth Mona Lisa)为达芬奇创作的一幅油画,该画被宣称是达芬奇16世纪早期的作品,不过并未能得到充分检验。
弗洛伊德曾将蒙娜丽莎这个笑容理解为画家对他母亲感性的怀念。其他人将它描写为天真的、诱媚的或甚至于出神的或悲伤的。也有学者指出,蒙娜丽莎之所以看起来似笑非笑是因为达芬奇利用了眼睛的错觉。眼睛的中心部位一般对较为亮的区域敏感,而边缘则对较暗的区域敏感。人一般确认笑容时主要是靠嘴唇和眼睛的形态特征判断。而达芬奇就是利用了蒙娜丽莎嘴唇形成的阴影。
所以,你觉得她是在笑还是没在笑?
文/Georgina Lawton
译/礼物
校对/石炜
原文/www.bustle.com/p/is-the-mona-lisa-smiling-science-has-put-this-age-old-mystery-to-rest-44529
(盯住了看十分钟)
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之一,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已经使得全世界的学者和艺术爱好者着迷和困惑了好几个世纪。最大的疑问就是,蒙娜丽莎是在笑吗?很多人想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直到如今。多亏了这项新的令人激动的研究,蒙娜丽莎脸上那难以捉摸的表情终于被破译出来了。
巴黎卢浮宫是这幅杰作的收藏地,它的官网上写着:《蒙娜丽莎》的历史是被神秘笼罩着的(正如她脸上的表情)。没有人真的“确切”知道达芬奇创作这幅画作时的主题,或者是受何人委托所作;而最为人接受的理论是,这幅画是1503年左右开始创作于佛罗伦萨,画的是一位名叫弗朗西斯科·戴尔·吉奥康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佛罗伦萨丝绸商的妻子,丽莎·格拉迪尼(Lisa Gherardini)。这就是这幅画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吉奥康达》(《La Gioconda》,译注:Gioconda即夫姓Giocondo意大利文中的阴性拼法)的来由。然而,根据博物馆网站上写的介绍,这幅画似乎并非是在佛罗伦萨受人委托而作。相反,我们相信达芬奇是带着这幅画去了法国,当艺术家本人离世时,这幅画成为了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çois I)的藏品。
如今,经过多年对于蒙娜丽莎脸上神秘莫测表情的种种猜测,德国弗赖堡大学医学中心、弗赖堡大学心理研究院以及弗赖堡心理学与心理健康前沿研究院(IGPP)可能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该研究,观看者在理解这幅画作时显然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所以可以说蒙娜丽莎的脸上几乎可以展现出任何你想要有的表情。而研究者确切地发现,所有的研究参与者几乎都觉得蒙娜丽莎是开心的。
由弗赖堡大学于尔根·科恩迈尔(Juergen Kornmeier)博士和他的同事卢德格尔·特巴茨·范·埃尔斯特(Ludger Tebartz van Elst,弗赖堡大学医学中心精神病学与心理治疗部门的高级主任医师)领衔的科学家们认为,这个实验证明即便并不存在快乐的表情,人们仍旧倾向于先看到快乐的部分①。在他们的测试中提供了蒙娜丽莎8个不同弧度渐变的嘴巴图像:跟原作相比,4个显得稍微“更开心一些”,另外4个则微微显得“更悲伤一点”。
该图显示了5张不同嘴角弧度的蒙娜丽莎(S1为最悲伤的,S13为最快乐的)
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观看上述8个图像再加上原作一共9幅图。有12位受试者被要求将这9幅图按照悲伤到快乐的程度来排列,重复30次,并对自己的排列确定性作出评级。研究人员发现,97%的情况下原作和另外8幅蒙娜丽莎嘴部的图像都被视作是快乐的。
更重要的是,研究参与者都能更快地辨识出“开心脸”而非“悲伤脸”,科恩迈尔博士对《科技日报》(Science Daily)表示,“看来我们的大脑更加偏爱积极的面部表情”。
有趣的是,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将9张图像按照新的次序进行排列:原作的图片被定为“最开心的”,而上一个实验中嘴巴弯曲弧度最小的那张图被定为“最悲伤的”,另外程度居中的7张就列在这两张之间。受试对象判断,当看到整组图像后,各个版本都比之前看起来更伤心。“数据显示我们的知觉并非绝对,就拿某件事是伤心还是开心来举例说,这更取决于高速变化的环境,”科恩迈尔博士接着说,“我们的头脑里并没有关于开心还是伤心的绝对固定尺度。”
2002年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有一个毫不相干的研究,居然得到了与此相似的实验结果,那是心理学家塞思·波拉克(Seth Pollak)对受到虐待的儿童进行情感反应分析的实验②。孩子们被分成两组,一组曾经有遭受虐待的经验,另一组则没有,他们观看很多张脸,然后基于自己感受到的情绪将情绪标签贴在旁边。曾有不幸经历的孩子更多地会觉得这些脸是“愤怒的”,会切实地感受到恐惧或者是伤心。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认为,我们对于基本情绪的感知并非与生俱来,甚至还不如说,个人经验会改变我们理解情绪的方式。
注释:
①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43511
②http://news.wisc.edu/experience-alters-how-we-perceive-emotion/
上一篇:特辑:山河处处皆壁纸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