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赶潮的跨湖桥人,他们驾驶独木舟,劈波斩浪,勇敢又聪明,虽然他们没有像蓝精灵打败格格巫那样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但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远古遗存。接下来讲述的“跨湖桥文化的覆灭”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这类同自然环境抗争的传说故事不同,跨湖桥文化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能够直观体现人与自然环境斗争的新石器文化。
▼ 传说故事——大禹治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距今8000年左右,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浙江萧山跨湖桥地区曾孕育出了跨湖桥文化,该文化两个主要代表分别遗址为:跨湖桥遗址(生活中心区)、下孙遗址(推测为陶器作坊)。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在浙中金衢丘陵盆地区具有跨湖桥元素的遗址如:上山遗址、小黄山遗址/青堆遗址、荷花山遗址/长城里遗址、湖西遗址/下汤遗址等。而我们今天主要讨论钱塘江平原地区跨湖桥人生活中心区——跨湖桥遗址。该遗址自1990年第一次挖掘以来,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天我们结合孢粉学、地层学以及考古学等学科,综合还原当时跨湖桥人跌宕起伏、由盛转衰的过程。
跨湖桥人“坑爹”的地理位置
▼
跨湖桥人所在的浙江萧山地区,地处宁绍平原,东临东海,西接钱塘江。
▼ 跨湖桥地理位置(图例说明)
此地坑就坑在钱塘江特殊的“喇叭口”地形,这种“前宽后窄”的特殊地形将波浪的汹涌程度放大,类比现在每年的钱塘江大潮,是大家争相观赏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大潮 图片源自网络
然而在大风大浪来临之前,这里却是风平浪静的“世外桃源”,湖光山色、景色宜人。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平原濒湖环境,促进了跨湖桥海洋文化的发展。重点来了,考古学家在该遗址中不仅发现了东亚地区最早的独木舟,还发现了大量的古稻、陶器等,考古遗存十分丰富。由于年代超过了一直奉为南方新石器文化的鼻祖——河姆渡文化1000年而惊动了考古界,一时名声鹊起。
跨湖桥人“眼前的苟且”
▼
同样也是这“坑爹”的地理位置,让跨湖桥人民日子并不太平,根据孢粉学、地层学等自然证据表明:跨湖桥人生存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海平面高度是波动上涨的。凭什么这么说?下结论可要讲究证据。
首先,来看看地层中孢粉以及藻类记录证据。研究人员发现宁绍平原地区距今10000~8000年时间段内,温暖湿润类型的青冈、栎属等孢粉逐步增多,并且典型的海洋型沟鞭藻时而出现,指示海平面从冰期以来波动性快速上升,海水开始淹没平原低洼地。因此可知,跨湖桥遗址所处的宁绍平原在全新世发生了快速海侵,导致海平面上升大概32米左右!
▼白马湖钻孔孢粉百分比图谱 图片来自潘浩晨
这些证据还不够?那我们再来接着瞧瞧海相有孔虫证据,又发现该区域海相有孔虫仅出现于长江三角洲距今7000以下地层中,说明海侵可能存在于距今10000~7000年之间;还不够?再来看该地区的硅藻证据,在距今9300~8100年期间,地层中一开始淡水硅藻种类多,最后海水种类逐渐增多,说明海平面是波动上涌的,跨湖桥地区变成了滨海地带,经常性受潮水侵扰。
虽然摆证据真的好枯燥,而且可能已经被绕晕了,但就是这些肉眼可见的物证让我们知道,跨湖桥人民彼时可能饱受海平面上涨所导致的恶劣环境影响,比如洪水。因此为了更好地生存,人类只能笨拙的开动脑筋:
✔开发高位“房地产”
在“房地产开发”之前要先提一下石器工艺。相比旧石器时期功效单一的打制石器,跨湖桥人民已经可以成熟的磨制石器。跨湖桥遗址中发现有100多件石器,这种石器技术的精进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房地产开发”。遗址区发现成排的大量的房柱洞以及“独木梯”都间接证明了跨湖桥遗址存在“吊脚楼”干栏式建筑。
▼ 干栏式建筑 图片源自网络
这种干栏式建筑与我们今天傣族同胞们所居住的建筑很像,主要是为了适应潮湿多雨的需要,更具有减少蚊虫侵扰防止虫蛇进入和抗震的优势。建造此类建筑的生存逻辑很简单,房子建高来避免被洪水淹没或冲毁。
✔敬畏大自然
“无法征服,那就臣服”是跨湖桥人民另外一个策略。人类为求免受洪涝灾害影响,对大自然十分敬畏,这彩陶上的太阳纹,表达了他们对火和太阳的崇拜。
▼ 彩陶上的太阳纹 图片来自跨湖桥博物馆
除此之外,还有考古学家猜测,跨湖桥人民可能已经开始“数卦”,因为科学家发现陶器上出现有很多奇怪的符号,类似的符号在崧泽、良渚等其他遗址也有发现。研究者认为这些符号之间具有特殊内涵,如鹿角上的“六六一一一一”代表“受伤”的卦画,如果推测成立的话,那么数卦系统早在距今8000—7000年就已经出现了。当然具体的数卦起源、发展以及内涵还有待考古学家进一步考证研究。
跨湖桥人的“诗和远方”
▼
老天爷虽不赏饭吃,但跨湖桥人自强不息!他们做出了以下种种努力:
✔武力值上涨
骨器、木器、弓箭,他们样样不缺。
✔栽培
已经开始发展原始的稻作农业,根据该区域不同点位的孢粉和植硅体统计皆发现,当处于人类活动频繁的阶段(即距今7000~8000年)所对应的禾本科花粉明显出现增多的趋势,因此推测可能与人类驯化野生稻有关。科学证据表明,但是跨湖桥人已经开始水稻栽培活动。当然,此时还并不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因为禾本科种子不仅淀粉量高,还易储存,可缓解人类面临的冬、春季节性饥荒。
✔采集
跨湖桥人民食物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核桃、芡实、橡子等果实。遗址中发现有大量橡子坑,据考古学家推测是为了将橡子浸泡在水中,消除其中的鞣酸,食用口感更佳。
✔渔猎
在跨湖桥遗址中收集的6000多件动物标本中,主要包括鹿、水牛、猪,甚至还有一定数量美味但无法充饥的螃蟹等等,并且很多都保留了人类宰杀、烧烤食用、吸食骨髓的痕迹,说明此时食物并不是很短缺。
✔养畜
野生动物在驯化过程中,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牙齿、颌骨等部位会存在明显的适应性改变,因此根据狗齿列尺寸变小以及猪齿列凌乱等家畜化特征能够确认这一时期猪、狗已被人类驯化。
▼ 跨湖桥出土的猪下颌,已出现乱齿现象 图片来自跨湖桥博物馆
✔纺织
摆脱了旧石器时代简单粗暴的树叶蔽体方式,新石器时期的跨湖桥人民拥有较高的纺织技术,主要使用葛、麻等植物作为纺织原料,来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穿着。
✔喝酒
除了满足以上这些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考古学家对陶器的功能性研究发现,口鼓腹壶水器很有可能是用来酿酒的。试想一下,有肉吃,有螃蟹啃,有酒喝的跨湖桥人能够安分守己的做一群笨拙的“原始干饭人”吗?当然不能,他们开始有了精神追求,因为不满足于眼前的苟且,他们开启了下一阶段的规划。
▼跨湖桥口鼓腹壶水器 图片来自刘莉
✔征服大海
这一时期的他们意气风发,吃穿不愁,虽有水患但仍在掌控之中。于是他们继续开动脑筋,建造了最早的独木舟,并且填补船身破损孔洞的漆,也随之而来。虽然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表明该独木舟只能在浅海小范围活动,但这仍旧是征服大海的第一步。
▼ 出土的独木舟 图片来自跨湖桥博物馆
累了,毁灭吧
▼
修房子、铺路、安家、圈养动物、造船,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跨湖桥人民的生活逐步走向正轨。然而天公继续不作美,大自然就像八点档泡沫剧的编剧一样给了他们一个“狗血”的大反转——洪水来得更猛烈了!持续恶化的环境掩埋了跨湖桥人的野心勃勃,7000年之后再难寻他们的踪迹。
我们希望他们向着海拔更高的地方迁徙,希望他们乘着独木舟四散去远方,希望他们幸存下来了,更希望是我们的工作不够充分,暂未挖掘到更多的证据。后来考古新证据表明在山东和苏北有跨湖桥文化的遗迹,可能与跨湖桥先民乘着独木舟来这些地方登陆有关。虽有些许不甘心,但我们也只能暂时承认跨湖桥文化很可能没能抗住环境的恶劣,走向了衰落或乘着独木舟被迫飘落他乡。
▼跨湖桥遗址区白马湖、湘湖7700—7400年左右景观示意图 潘浩晨绘
跨湖桥文化带给考古学界深远的研究意义:它的发现打破了原本宁绍平原河姆渡(距今7000~5800年)—马家浜(距今7000~6000年)的二元文化局面,它的发现将长江中下游稻作起源向前推进了1000年。
文化虽然消失了,但人类文明不会停止发展的脚步,新石器时代之后还有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人类逐渐从自然的阴影下走出,主动掌握资源,播撒种子、驯化生物、创造文字。在这你我奋斗的时代,人类文明愈发绚烂,希望后世人在挖掘属于我们21世纪文化的遗址时,也能竖起大拇指,为这些勇立潮头的早期弄潮儿们点赞!
参考文献
蒋乐平 跨湖桥文化研究
蒋乐平 浦阳江流域考古报告之一
刘莉 早期陶器、煮粥、酿酒与社会复杂化的发展
作者、供图 | 潘浩晨 王冠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朱裔(江苏省气象学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