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耳熟能详的诗句中,藏着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
寒食节为清明前一日,又称“禁烟节”。
相传,寒食节是为纪念春秋时期忠孝节义名臣介子推而设。
介子推曾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19年,有“割股奉君”之举。重耳即位为晋文公后封赏群臣,唯有介子推功不言禄,携母归隐绵山(今山西介休市境内)。
文公绵山觅贤,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母子二人守志不出,抱木被焚而死。文公追悔莫及,规定这天不生明火,只吃冷食。
但也有人说
寒食节的起源
与中国的星宿文化相关
相传,早在周朝,古人便十分推崇星象之说,并根据星辰变化指导农事生活。
仲春时节,风干物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起火,滚滚春雷也易引起天火。彼时,恰逢“大火星”初现于东方天空,先民们便认定二者之间存在某种神秘关联。
人们相信,此时“大火星”的出现是神灵带来的预告,若继续取火会使火神发威,将天火引至人间。出于对星宿的崇拜及对天灾的恐惧,每当“大火星”出现之时,人们便要举行隆重的祀火仪式酹祭火神,并将所燃火种全部熄灭,谓之“禁火”。慢慢地,这一禁火风俗固定下来,时称“禁火节”,后逐渐发展为寒食节。
冬至过后一百零五日,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两天,按照习俗,人们在寒食节将烧了一冬的炉膛熄灭,并于清明重生新火,谓之“改火”,将其视为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同时家家户户以冷食度日,寒食节也成为唯一以饮食风俗命名的节日。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追怀先贤、传承文化
寒食节习俗你了解多少?
随着寒食节渐渐融入清明节,人们也不会再在寒食节这一天只吃冷食。然而,千年前对祖先的追思与今人怀念故去亲朋的心情,却毫无差别。人们通过品味传统寒食小吃,追怀先贤、传承文化。
禁烟冷食
无论是改火旧习还是纪念介子推,寒食节这天都要禁烟火,吃冷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
扫墓祭祖
原本的习俗是改火祭祀或纪念介子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演变成了祭祀祖先的习俗。
踏青郊游
踏春,盛兴于唐宋。
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
插柳
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人们会在门上插上杨柳。
我知道你肯定又要问了:“折柳枝不是送友人的吗?”
我的回答是:对,但不全对。
自古以来,柳在人们心中有辟邪的功效。人们通过折柳枝来祈福避灾。当然,现在我们也可以折柳枝送友人,用来表达挽留(柳,留)、惜别之意。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寒食节诗词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寒食夜》
唐·韩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
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
楼阁朦胧烟雨中。
《寒食日作》
唐·温庭筠
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
彩索平时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
窗中草色妬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
自有玉楼春意在,不能骑马度烟郊。
寒食与清明总是如影随形。直到今天,二者之间的关系仍然剪不断理还乱。究竟孰先孰后,孰轻孰重,谁继承了谁,谁又融合了谁,总也说不清道不明。
在这春天特有的日子里,让我们去做些想做的事,去见些想见的人,去完成那些还未企及的心愿。
春光无限好,愿您梦成真!
综合来源:新华网、光明日报、央视网等
上一篇:漫说:“浙里”科学家 ——程开甲:名副其实的“核司令”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