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中日茶文化:都觉得对方不可思议

发布时间:2022-11-15 05:51:44 来源:Zhang Jin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中日茶文化:都觉得对方不可思议

张进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专委会委员

吕埴

烹茶买茶与煎茶,唐煮宋点明冲泡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和灿烂的茶文化。

2021年底,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公布了在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出土物的分析数据。在这座战国早期邾国女性贵族墓中南侧器物箱中,完整提取出一件盛有碳化植物残渣的青瓷碗,经实验室测试鉴定,为泡煮后的茶叶残渣物,早于之前最早发现于西汉景帝阳陵的茶叶。故将中国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追溯到战国早期偏早阶段(公元前453—前410年),并有明确的原始青瓷碗搭配使用,可视为早期的茶具。

有趣的事,这只青瓷碗并不生产于山东也不常见于山东,而是出自于浙江越国地区常见的原始青瓷。

同出的青瓷罍类型与墓主牙齿AMS碳十四测年显示,这座墓葬以及青瓷器物的年代正是“卧薪尝胆”越国灭吴国后的勾践时代。墓主人或许与南边的越国有着强烈的联系,对茶叶的饮用或许也正出自南边。想象一下,越王勾践有可能就喝过这样的一杯茶。

在此之前,由于西汉王褒《僮约》中“烹茶”“买茶”等文字佐证,我们都认为中国饮茶的兴起始于2000年前的西汉,当时的巴蜀就以产茶著称。但茶的见于记载和饮茶之风的形成不是一回事,原先的饮茶方式很不讲究,煮茶与煮菜汤相近,有时还把茶和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物煮在一起。一直到了两晋时期,一种较精细的饮茶方法——“煎茶”开始出现,即将茶叶碾末,然后投入沸水中单独烹煮。

有唐一代,饮茶在全国蔚然成风,自此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日常饮品。被誉为“茶圣”的陆羽就活动在唐代中期,他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对茶文化的贡献非常大。后世的卖茶人会将瓷作的陆羽像供在茶灶旁,生意好的时候用茶水祭祀以示感谢,生意不好就用热开水浇灌以示惩罚。

宋代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巅峰,皇帝和贵族爱喝茶,当时流行“点茶”,即先将茶叶碾成粉末,放入茶碗,然后再冲水调制。

明朝时期,在贫苦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提倡下,开始流行成本较低的散茶,饮用方式简化为冲饮,即将茶叶投入杯中,然后冲入热水。这种简单的饮茶方式方式一直流传到现在。

日本茶文化:从复制粘贴到自我创新

日本很多文化都受到中国的深远影响,茶文化也不例外。日本的茶文化一开始复制、模仿中国的茶文化,后来日本渐渐结合本土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日本茶道”。

日本对我国茶文化的学习主要是在唐宋时期,且以僧侣为主要群体。

唐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僧人最澄到浙江天台山学禅,次年回国,带回天台山的春茶种子,种在京都比叡山麓的日吉神社,开始了日本种茶的历史。他也把从中国带回的《茶经》传授给国人。嵯峨天皇对此很重视,并写下诗句来赞扬他。

也是这一年,在中国学习20余年的日本僧人都永忠回国,在梵释寺修行。几年后嵯峨天皇驾临时,都永忠用大唐学来的饼茶煎饮法给天皇献茶。嵯峨天皇大力推行饮茶,于是形成了有名的“弘仁茶风”。

这一时期,日本的茶文化几乎完全照搬唐朝,没有自己的创新。日本茶人创作出很多和茶有关的诗歌,韵味格律和唐诗宋词非常相近。但多为饮茶时即兴写作,所以多采用问答形式,这点与中国稍有不同。

此后,日本茶文化有过一段时间的衰落,到镰仓时代(1192—1333)又开始复兴。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荣西禅师。荣西禅师被日本人尊称为“茶祖”,在日本其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茶圣”陆羽。他曾留学大宋,南宋绍熙二年(1191)返回日本时,带回大量的佛经和茶种。

荣西禅师将带回的茶种送给高山寺的惠明上人,种在栂尾的茶园。栂尾茶在日本地位很高,很长时间内被称为“本茶”,其他地方产的只能称为“非茶”。他还综合中国的佛法与茶道,用中文写成《吃茶养生记》,这是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将大宋“点茶”介绍到日本,奠定了日本抹茶道形成的基础。

不过,荣西禅师的着眼点是看重茶的医疗保健作用,他在《吃茶养生记》中就把茶当成“养生之仙药”“万病之药”。这种说法在茶叶的原产地中国,是难以置信的,实际上反映出对来之不易的外国物品之作用的习惯性夸张。

荣西禅师之后,饮茶在日本逐渐兴盛,起初在禅院中流行,后来日本的公家和武家都欣赏饮茶之趣,在日本兴起了举办茶会之风。根据使得玄慧法师《吃茶往来》所记,当时高级武士修建了讲究的茶亭,在那里举办茶会。点茶献客之后,要玩一种叫“四种十服茶”的赌赛游戏,它有点像中国那种比茶味、比茶品的“斗茶”。但当时日本茶的种类没有中国那么多,他们主要是猜测其中哪些是“本茶(栂尾茶)”,哪些是“非茶(其他茶)”,以定胜负。

但这种豪华的茶会被认为是“无礼讲”“破礼讲”,是一种败坏风气的行为。所以到了室町幕府的八代将军足利义政(1449—1473)时,遂命能阿弥(1397—1471)创立起在书院建筑里进行的“书院茶”,这是一种气氛严肃的贵族茶仪。

之后,足利义政又命村田珠光(1423—1502)为主持茶会的上座茶人。村田珠光把寺院茶礼、民间的“茶寄合”和贵族书院的台子茶相结合,并注入禅的精神,排除一切豪华陈设,形成了朴素的草庵茶风。日文中的“茶道”一词,就是由村田珠光开始使用的,在此之前只称为“茶汤”而已。村田珠光认为“茶道”的终极目的是天下太平,也就是说,是为巩固日本社会的封建秩序服务的。

到了16世纪中叶,千利休(1522-1592)将草庵茶进一步庶民化,使之更加普及。他把村田珠光提出的茶道之四谛“谨、敬、清、寂”改为“和、敬、清、寂”,即将带有严肃意味的“谨”改为冲淡平缓的“和”。但他又强调“敬”,“敬”体现在茶道的礼法上,这是日本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人际关系的反映。由于中世纪的日本是一个以武士为中心的社会,所以武家礼法的地位很崇高,影响很大。而吸收了若干禅院清规制度的小笠原流派武家礼法中的茶礼,更在颇大的程度上为茶道所接纳。

从千利休那里流传下来并渐趋定型的日本茶道,在茶室建筑、茶具、烹点技法、服饰、动作乃至应对语言等方面,无不规定得很细致。甚至连进茶室时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哪种茶具放在室内所铺之草席的哪一行编织纹路即所谓“目”(标准的草席长1.9米,有62.5目)上,移动茶具时在空中经过的途径是直线还是曲线,一碗茶要分几口喝光,于何时提哪些问题并如何作答,均须按照成规一丝不苟地进行。

而且,参加茶会其间的主客双方须频频致礼。一次茶会大约用4小时,据统计,一位主人和三位客人在此期间共行礼213人次,还要依场合之不同分真、行、草三种形式;如果行礼的次数过多、动作过谦,也是一种失礼的行为。真可谓繁琐至极。

礼法,无论在日本或古代中国,都是用来维护和养成社会秩序的,茶道礼法也是如此。而且从千利休的三世孙千宗旦以后,千家流茶道采取了传嫡的家元制度。长子称为“家元”,继承祖上的事业和姓名,仅标明几世,以为区别;其他诸子不但不能继承茶人之业,还要改姓。“家元”则向入门求艺的弟子传授茶技并发给不同级别的证明书,通过这些活动对弟子进行管理,在本流派中拥有无可争议的权威。

爬进茶室?还有更奇怪的地方!

用中国的眼光乍看起来,日本茶道中还有不少难以理解之处。比如进行茶事活动之规范化的草庵茶室,其入口的高、宽均为70厘米,客人须匍匐爬行才能进去,如此待客在中国是不可想像的。而在日本茶人看来,茶室是一处超脱凡俗的清净世界,必须用这样一道窄门把它和尘寰隔开。所以英语把茶室翻译成Abode of fancy(幻想的屋子)、Abode of unsymmetri-cal(不匀称的屋子)。

这里的情趣日文称之为“侘”,正统的茶道称为“侘茶”。“侘”的含义颇不易界定,简言之,“侘”就是扬弃俗物,而从“禅悦”的无相了悟中去寻求毫无造作的清寂之美。可是尽管如此,这种美仍然不能不寄托在世俗的平凡物件上。甚至在进入清净的茶室的客人中,也还要根据其社会地位区分出正客、次客和末客来,更不要说那些不胜其繁的礼节了。所以,茶道标榜的“和敬清寂”本身就包含着难以解脱的矛盾。而这样的一种矛盾统一体当然不能只被看成是一种饮食文化、一种生活艺术或一种礼仪性的社交活动。它只能像最早向西方世界介绍日本茶道的冈仓天心(1862-1913)在《茶之本》一书中所说,茶道“是一种审美主义的宗教”。

这种走向超现世境界的茶道是日本所特有的,与中国的茶文化存在着质的区别。由于汉字的组合比较自由,中国古文献中出现过“茶道”这个词组。比如与陆羽同时代的和尚皎然,他写的《饮茶歌》中就有“茶道”之词。但这个“茶道”的含义,相当于“茶事”或“茶艺”,有别于日本所称“茶道”。

日本茶道中饮用末茶,原是从南宋饮末茶的作法中学去的。但中国的饮茶法自元以后有了很大的变化,日本茶道却一直沿用那在中国已趋绝迹的末茶,因而无法与中国茶事的新发展继续挂钩。日本生产不出像中国宋代那样的高质量的茶饼,却又要保持饮末茶的成规,乃将茶叶直接粉碎为茶末,其色绿,其味苦涩。特别是点出的浓茶,几乎难以下咽。

日本人也觉得如果空腹饮这种浓茶恐伤损胃粘膜,所以要先吃“茶怀石(一顿茶食,包括拌凉菜、炖菜、烤鱼、酒、米饭和大酱汤)”垫补之后才饮。虽然这和荣西所说“茶是味之上首也,苦味是诸味上首也”相合,但和中国六朝以前的辣汤型茶、唐宋的甘乳型茶、明清的清茶型茶均绝不相同。同时日本点茶时多不用汤瓶而从茶釜中舀取,与宋代之烹点手法相较,也使人产生似是而非的感觉。中国没有日本的那种茶道,因为两国的历史背景、社会风气均不同,对茶的看法亦有别。

中国自宋以来,就认为“茶之为用,无异米盐”;元曲中经常说,“清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以实际的态度对待茶,不仅中国平民从不把喝茶视作宗教行为,而且连被尊称为“茶圣”的陆羽,其瓷像也逃脱不了以滚水浇头的遭际。这在实行“家元制”的日本茶人看来,也同样是不可思议之事。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