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淘宝月销5000+的“孤寡青蛙”,折射超万亿“孤独经济”
在七夕之前三天的一个深夜,王璐(化名)莫名其妙地接到了一个好友申请:“我是你的专属孤寡蛙”。通过申请后,她接到了这样一条信息:“你好,我是XX专门为你预订的七夕孤寡小蛤蟆。特意来提醒你,距离七夕还有4天,你该找对象了!”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但到这还没有结束。随后,王璐迎来了长达3分钟的“蛙叫”服务。这个“蛙叫”包括520个纯文字版“孤寡孤寡孤寡。。。。。。。”;一首“蛙界”广为流出的单身狗之歌;以及一大堆与孤寡青蛙有关的表情包,交替轰炸着单身的王璐。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对此,王璐感到很意外,同时还有一种被捉弄的恼怒。她气急败坏地打电话给好友后才了解到,原来这是时下最流行的七夕特供服务,“或许你可以把它看成单身青年参与七夕的一种方式。”好友说。
月销5000单的“孤寡青蛙”
七夕往往被看成是属于情侣、夫妻的亲密节日,单身群体只有“吃狗粮”的份。但是随着中国单身群体的数量日益庞大,他们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参与七夕了。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孤寡青蛙”出自青蛙叫声“咕呱”的谐音,原本是用来调侃单身群体的一个梗,但现在在七夕节期间替朋友叫一只“蛙”的恶作剧,正在成为单身青年中一股潮流。
“孤寡青蛙”的服务在淘宝热销/淘宝店铺供图但这个看上去颇为幼稚且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游戏,已从去年火到了今年,并让部分淘宝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在淘宝搜寻关键词“孤寡青蛙”,已有近8500个商品,起价在5元左右。如按照时间长短和服务偏好进行定制(例如语音收费等),每单的最高价格可达百元。
作为客服,小陈(化名)的淘宝店铺仅“孤寡青蛙”这一个服务产品的月销量就超过了5000单。他在8月11日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他所属的客服团队有一百多人,临近七夕节的这一周,每日都能接到超过700单的“叫蛙”服务。“如果你确定了就要赶紧下单。从目前情况看,即便你现在下单,前面也还有大概500多人在排队,可能要到后天(8月13日)才轮到你。所以尽量早点下单,错过七夕就不太好了。”
“我们这里最大的成员年级在20岁,最小的在16岁。都是很懂怎么玩的年轻人,绝对不会让你友情破裂。”小陈还表示,若是被整蛊的朋友生气了,则可以购买“不孤鸟”予以回击。
据悉,在“孤寡青蛙”火爆之后,衍生出了一款名为“不孤鸟”的服务。而“不孤鸟”的谐音出自“布谷鸟”,专门用来对付“孤寡青蛙”。
在一番相互攻击下,单身人群也可以在嬉笑怒骂间度过一个“独而不孤”的七夕节。
“不孤鸟”是专门用来反击“孤寡青蛙”的服务/淘宝店铺供图为孤独买单
七夕不再是只属于情侣的节日,而单身人群更不是小众群体。
民政部发布的《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国内的单身成年人规模达2.4亿,其中有超过7700万是独居成年人,并将在2021年上升至9200万人。
单身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多,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和“孤寡青蛙”聊天截图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甚至充当起朋友圈中的“七夕氛围组”,并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甚至还有体验过“孤寡青蛙”服务的人在朋友圈写道:“这个七夕,你或许没有收到昂贵的大牌口红,但却有替朋友‘叫蛙’的自由。”
实际上,起价5元一只的“孤寡青蛙”已经成为了“孤独经济”中的一种商品形态。
对于“孤独经济”商品形态的定义,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廉思认为,“孤独经济”的商品形态一般满足三个特征:首先是趣味性,能满足感官要求和情感诉求,其次是独立完成性及多样性,最后是易上手、易“入坑”。
由此看来,每只“孤寡蛙”,都为“孤独经济”的壮大而付出了一份力。
一位提供“孤寡青蛙”服务的淘宝店家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愿意为“孤寡青蛙”买单的多数是Z世代(特指1995至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群体,“他们正逐步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群体。”
据CBNData发布的《2020“Z世代”消费态度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Z世代人口约2.6亿,开支达4万亿人民币,约占全国家庭总开支的13%,同时其消费增速也远超其他年龄层的消费者。
在消费力稳步上升,以及中国单身群体迈向3亿人大关当下,有机构预测,若按照人均每月消费3000-5000元来计算,孤独经济未来的规模将在万亿级别。
若真如此,“孤寡青蛙”可能只是孤独经济衍生品的冰山一角。
文 石恩泽
原标题:《七夕单身特供!淘宝店月销5000+的“孤寡青蛙”,折射超万亿“孤独经济”》
下一篇:社交应用的“陌生人简史”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