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1日电 “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水平建设者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人民大学正以‘独树一帜’的平台,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治国理政人才。”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熊俐嘉做客新华网2023高考情报局访谈间,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学科优势等为2023高考考生及家长答疑解惑。
Q1:请您介绍一下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优势?
熊俐嘉:中国人民大学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学科建设总体目标,立足学科建设成果、特色与优势,致力于构建“独树一帜”的学科布局: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卓越的基础学科、顶尖的社科学科、创新的交叉学科。
在历次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哲学、政治学、中国史、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外国语言文学等多个一流学科处于领军地位。
从A+学科密度也就是各高校顶级学科在该校学科总量中的占比来看,中国人民大学排名全国前三。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教学与培养,在招生阶段,学校优势学科100%覆盖本科招生专业。
Q2:中国人民大学有哪些本科生特色培养项目?
熊俐嘉:中国人民大学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和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在本科阶段设有13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双主修学位项目12个、多个一主一辅双学位项目、1个跨国三学位项目、3个跨校联合学位或主辅修学位项目,以及多个荣誉辅修项目。
12个双主修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分别为:国学-古典学、应用经济-数据科学、法学-新闻学、工商管理-法学、应用经济-农村区域发展管理、经济学-数学、金融学-数学、财政学-数学、传播学-公共管理、新媒体运营-数据管理、政治学-历史学、大数据技术-农林经济管理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一主一辅双学位实验班分别为:创意传播实验班、金融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学)实验班、明德环境“经济学-科学”拔尖人才实验班、国际新闻全英文项目、经济社会历史科学实验班、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治理实验班、涉外法治实验班、数字社会与数据治理实验班、营销管理-数据科学实验班、统计-公共管理实验班。
1个跨国三学位培养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和意大利路易斯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进行管理学三学位联合培养,是全球首个管理学三学位本科项目。其中,三国三校入选学生共同组成一个班级,学生第一年在各自学校学习,其余三年共同在路易斯大学、人民大学、华盛顿大学学习,获得三校学士学位。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部分人才培养项目,将通过高考直接招生,其余项目通过入校后二次选拔。
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专业选择。四年无时点专业选择,众多学院在本科期间不分专业,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规划,在学院内自主选择课程,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辅修第二专业或第二学士学位。大四毕业前学校最终根据学生完成培养方案的实际情况认定本科专业。学校还有双选认证制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各专业课程,若毕业前达到相关专业辅修培养方案要求的,即可申请认证辅修第二学士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在转专业制度上,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有特殊招生政策限制的学生除外。
Q3:中国人民大学的优势专业有哪些特色?今年招生有什么新特点?
熊俐嘉:2023年,学校人工智能、统计学类、计算机类、数学类等优势理工科专业将立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高考中选拔优秀生源。
学校的理工学科起点高、实力强、发展快。中国人民大学的统计学,在历次教育部学科评估均排名全国第一。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处于最前列。人大人工智能整体水平位列世界前十,2021年和2022年互联网信息检索排名位居世界第一。不仅如此,人大还有强势发展的物理学学科,相关教师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化学、心理学学科进入ESI前1%。无论实验室设备还是师资力量,人大理工科都属国内领先,很多科研成果也都跻身国际一流行列。
学校的人文社科相关优势专业,如法学、金融学类、财政学类、经济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工商管理类、社会学类、国际政治、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管理学科类)、人力资源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专业均为文理兼招。
Q4: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有怎样的办学特色?
熊俐嘉:中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和法国索邦大学、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KEDGE商学院合作创办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下设于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个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其他招收本科生的学院性质相同。按照单独学校代码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招生,办学地点在苏州。
中法学院的师资团队由中国人民大学本部、法方合作院校派出的骨干教师组成。学院中英法三语教学,2/3课程采用国际师资授课。招生专业包括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法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力资源管理、传播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
中法学院学生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学习;第三学年赴法国合作院校学习,合格者获得法国学士学位;第四学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学习,合格者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这一学年还会特别补充法方合作院校硕士阶段第一学年课程;第五学年,学生可自愿选择赴法方合作院校进行硕士第二年的课程,合格者获得法国硕士学位。
在校期间综合测评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有机会获得推荐免试攻读国内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Q5: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特点和未来走向?
熊俐嘉:中国人民大学通过源源不断地培养优质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内生动力。学校本科毕业生整体呈现就业竞争力强、就业层次高、就业质量高的特点。
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超过60%的学生获得6家以上单位笔面试机会,70%以上收到5家以内的单位接收函。在就业去向上,学校毕业生在国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央企国企的就业比例达70%。人大毕业生在公共管理、金融业、教育科研、信息技术、社会组织等就业领域有集中优势,占比超80%。
选择国内升学的本科毕业生中,85%以上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读研深造,国内顶尖名校升学率100%;选择境外留学的本科毕业生中,72%在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TOP50世界名校深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