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渔夫马甲、一副挂脖眼镜,退休教授吴於人通过一段段深入浅出的科普短视频,成为了800余万网友心目中的“科学姥姥”。其实,在各短视频平台,一股“科普热”正在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院士、教授上线录制课程,分享科普知识。网友纷纷称赞:“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退休物理教授成科普网红
这才是物理课该有的样子
全网粉丝量超过800万、总播放量达20亿次……这些数据属于73岁的大学退休物理学教授吴於人。尽管曾出版过《大学物理》教材,也荣获过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但让她“走红”的却是短视频平台上“不刷题的吴姥姥”的名头。
提起物理科目,难免会勾起不少人学生时代的“痛苦”回忆。然而,在吴於人的视频评论区,网友纷纷留言:“终于听懂了”“有些喜欢上物理课”……她也收获了一个称呼——“全网最高级别家教”。
讲解火箭飞入太空的原理时,吴於人向装有液氮的塑料瓶中加入少许水,拧上钻好小孔的瓶盖倒置,瓶子“一飞冲天”,反冲现象得到了直观的展现;介绍形如一口大锅的“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时,她竟在镜头前拎起了一口锅;讲授重核裂变的过程时,她则用小球打向西瓜,顿时西瓜一分两半……鸡蛋、硬币、气球……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都成为了吴於人的“教具”。
有网友留言感叹:“这才是物理课该有的样子”“小时候学校这样教,我可能也是科学家了”……吴於人则回复道:“不晚不晚。”在她看来,短视频为大众搭建了一条连接科学的捷径。
在网络平台,科普不再是单向的输出,网友的好奇心也能得到回应。“碰到小孩子问的“好问题”,姥姥会特别激动,有时甚至会抢过我的手机直接给孩子回复。”吴於人的助手小任说,如果觉得问题有趣、有代表性,她还会专门制作一期视频进行回答。
最近,一个4岁小女孩发现,羽毛球拍离地越近,拍线网格的影子就越清晰,反之则越模糊。这个疑问被拍成视频传到互联网上,并引发了网友的探讨。吴於人迅速录制了一期视频,对背后的物理原理进行讲解。“对孩子们来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视频的结尾,吴於人为这名善于观察的小朋友点赞。pagebreak
■初衷
从小培养孩子科学精神
其实,为孩子们讲科普这件事,吴於人已经做了十多年,她希望让青少年得到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我们的未来还是要靠青少年,不光是考试能考得好,还要为他们的一生负责。”吴於人说。
不用“刷题”也能学好物理
让孩子们听得懂愿意学
从线下科普到“科学网红”,吴於人的“转变”过程并不突兀。早在2007年,她就在同济大学建立了一间面向青少年开放的大学实验室;退休之后,她又和朋友、学生一起创办了“不刷题俱乐部”。名字取得简单直白,就是希望让孩子们不用“刷题”也能学好物理。
线下的科普活动中,孩子们能亲身体验操作实验器具,网络平台的传播则能让科学知识触及更多人。恰巧短视频这种形式逐渐风靡,团队里的年轻人便把俱乐部的活动片段发到了抖音平台,每当有吴於人出镜讲解的视频,传播效果十分惊人。既然大家愿意观看,他自然就更愿意讲解。
从一两个小时的大学物理课堂,到一两分钟的科普短视频,怎样在短时间里把一个知识点讲清楚,是个颇具难度的新课题。“再简单的内容,也要备课,要反复改脚本,不然怎么讲得清楚。”如何把艰深的物理知识通俗易懂地“翻译”出来,让小孩子也能听得懂、愿意学,吴於人下了不小的功夫。
宇称不守恒定律,这个听起来让人摸不到头绪的物理名词,被吴於人借助一面大镜子形象地展现出来。借助视频剪辑,镜子外的吴於人手臂向上举起,镜子里的她却放下了手臂。这正是物理学家吴建雄在验证宇称不守恒定律的科学实验中捕捉到的奇特现象——钴60在镜像螺旋管产生的磁场中衰变,产生的电子一个向上跑,另一个却向下跑。然而,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强大的知识储备、语言表达、实验演示等能力缺一不可。
脚本要改到什么程度才算满意?助手小任笑着解释道,自己是中文专业的学生,一直被当作“参照物”,“如果我能听得懂,网友们应该也就能理解了。”
■后续
只要精力允许会继续做下去
现在,“科学姥姥”抖音视频合集已拍到了258集,并以每周3至4集的频率“连载”着。吴於人最大的烦恼是“事情太多,研究不够,效果仍然不满意”,但只要精力允许,就会继续做下去,“科学的内容是讲不完的,科技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短视频平台上正规又吸引人的内容多一点,总是好的。”pagebreak
■延伸阅读
科普“国家队”纷纷登场
给孩子播下科学种子
事实上,很多院士专家也都关注着科普教育。201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金涌就联合数十位专家学者,面向中学生编写了一套《探索化学化工未来世界》科普片及配套图书。对此,有人提出疑问,大专家拍出的片子,小孩子能懂吗?然而,在金涌看来,科普就是播种,“就是给孩子种一颗种子,假如他有执着追求的愿望,将来一定会懂的。”
9月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时代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有关情况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表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要把网络科普队伍作为重要的新生力量来支持和培育,引导其传播正能量、增强科学性,更加便捷地服务广大群众。”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上的泛知识内容都在不断增长,很多科研人员从实验室走到屏幕中,输出“硬核”的科普知识。
中国科学院录制的《科学公开课》已播出两季,在岁末年初举行的跨年科学演讲直播,甚至因网友的热情“拖堂”了十余分钟。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联合抖音共同推出的《院士开讲》已走到了第二季。近期,节目正陆续在各大网络平台上线,播放量已超过1.3亿次。这个栏目的主讲人都是两院院士,其中最年长的汪懋华院士已是90岁高龄。平日里,要想聚齐如此强大的科研“国家队”绝非易事,但在视频中,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院士们,将建设祖国的艰辛岁月、我国科技取得的最新成就及未来发展的目标娓娓道来。
科学家精神的展现,不仅仅来自院士们的讲述。有网友注意到,邬贺铨院士录制节目时穿着的皮鞋已有了不少磨损的痕迹,“院士的鞋很旧了,但他们的技术却一直在创新。”
在节目中,院士们不但将科普作为自己的责任,还主动尝试新的表达方式。杜祥琬院士是我国应用核物理、强激光技术和能源战略领域的专家。视频中,他谦逊地表示,世界发展得很快,科学家懂的也很有限。“在融媒体趋势下,短视频也越来越流行,我觉得要借助各种各样的形式,特别是用年轻人喜欢的形式来做科普。这不仅需要科普的知识,也还需要适应新的业态、新的表达方式。”
“以前哪有机会听院士讲课!”这条网友留言收获了许多共鸣。刘嘉麒院士在节目中表示,通过短视频进行一次讲座,点击量能达到数百万,“这是我想象不到的。过去我们在教室里讲课,听众很有限,短视频的传播规模和效果更好。用短视频进行科学普及,也是科技创新的一种形式。”(记者 刘苏雅 受访者供图)
上一篇:新修订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正式发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