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周”)的室内主展区,一只工作起来一丝不苟的机器狗B1格外引人注目。在现场的模拟废墟上,它凭借敏捷的身姿,可以轻松爬楼梯并穿越崎岖的地形,可爱又矫健。
“这只机器狗防水防爆,在碰到地震、火灾等灾难性事件时,负责协助消防员执行搜索与救援任务。B1搭载自研机械臂,可随意抓取残留物体;其标准载重80千克,实际最大站立负重可达104千克。”科技消防展区工作人员告诉科普时报记者,B1已被应用在农业、工业领域,以及特定的安防巡检、勘测探索、公共救援、警用排爆侦测等场景。
除了“大有作为”的机器狗,还有更多科技抗疫、科技冬奥以及北京市科技创新成果,在全国科技周期间重点展示。
迷你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来了
这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的迷你版被搬进了全国科技周活动现场。
这个由轻型客车装载的移动实验室,接通220V民用电或启动车上自带的发电机即可正常工作,采样可通过口咽拭子采样机械臂和人工两种方式完成。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车内装载了由博奥晶典联合清华大学研发的即时检验“芯”利器——全集成芯片实验室系统。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它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50拷贝/毫升,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最大程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感染风险及样本间发生交叉污染的风险。”
再现北京冬奥的科技魅力
在科技冬奥展区,一抹“中国红”格外亮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中国一汽联合研发制造的首辆国产雪车“来”了!
“169天实现“零”的突破!这辆国产雪车运用了宇航级别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身材料质量更轻,强度更高。”据工作人员介绍,雪车的底盘、车身等要素与汽车制造有很多相似之处,故由中国一汽负责雪车底盘部分,尤其是转向与刹车核心部件的研发。
其实,北京冬奥备战期间,大量“黑科技”在保障着冰雪健儿的训练和衣食住行。你在这儿逛展区,还能一睹奥运首例零碳示范建筑“零碳小屋”的真容,亲手摸一摸冬季运动与训练比赛的高性能服装,深入了解更多北京冬奥会背后的“黑科技”。
“以竹代塑”助力可持续发展
一根吸管、一个餐盘、一双筷子,还有键盘和计算器,在林草科技周的展示区,随处可见以竹子为材料制作的生活用品。
“无论是喜马拉雅山还是马里亚纳海沟,都有微塑料的‘身影’。”国际竹藤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以竹代塑”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她举例称,1吨竹拉丝材料可生产10—20万只钻孔吸管,一些企业年生产能力可达15亿只。
如今,从一次性竹餐具、汽车内饰、电子产品外壳、体育器材到产品包装和防护用品等,竹子产品的应用五花八门。随着竹材利用的科技创新,竹子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代替塑料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在生产生活、各行各业的赋能也将越来越强。
户外展区超多趣味体验
“叔叔,这个按键是干什么的?开飞机难不难?”
在户外互动展区,小体验者和前国航飞行员正坐在一比一真实还原的大型客机驾驶舱,一起“开飞机”!
座舱内的布局与功能按键航电仪表与真机实际座舱一致,在模拟全球上万机场地景下,体验者不仅可以切换不同机场起降,还能模拟机外天气情况,晴空万里与暴风骤雨随意切换。据工作人员介绍,飞机飞行中的性能故障和突发情况亦可模拟,为整个体验增加趣味性。
本届全国科技周,户外10000平方米的互动展区采用场景化设计、体验性互动的展览形式,设置“创新之城”“双奥之城”“绿色之城”“魅力通州”四个板块,通过VR(虚拟现实)/AR(增强显示)等技术,使观众能够亲身体验C919驾驶舱、飞船发射和返回等,做到了科普互动性强、体验性好、老百姓喜闻乐见。
上一篇:“这是一场值得品尝的科普盛宴”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