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因生态学数据缺失而未予评估的物种中,56%的物种很可能存在灭绝风险。这项发表在《自然》旗下开放获取研究杂志《通讯·生物学》的研究显示,这类数据缺乏物种可能比IUCN评估过的其他物种面临更大的灭绝风险,当前保育优先级中存在潜在偏差。
论文作者和同事训练了一个机器学习算法,让它计算IUCN红色名录之前评估过的26363个物种的灭绝风险,计算基于这些物种生活地区已发表的数据,以及已知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各种因素,如气候变化、人类土地使用,以及入侵物种构成的威胁。作者随后利用该算法预测了全部7699个数据缺乏物种的灭绝风险。
生物多样性是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指通过栖息地保护、生态环境改造、增殖野放等措施来达到生物多样性增加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改善。
论文作者估计,4336个(56%)数据缺乏,物种可能存在灭绝风险,而IUCN红色名录评估的物种中只有28%有灭绝风险。数据缺乏物种的灭绝风险因种群和地理区域而异,其中85%的两栖动物、40%的辐鳍鱼类、61%的哺乳动物、59%的爬行动物、62%的昆虫可能有灭绝风险。有灭绝风险的陆栖物种通常在中非、南亚和马达加斯加这些较小地理区域内活动。据预测,全世界海岸线周围有三分之一到一半数据缺乏的海洋物种有灭绝风险。
针对大量有灭绝风险但未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缺乏物种保育,论文作者指出,对这些物种开展更准确的评估或能帮助转变保育优先级,更快将它们纳入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对象中。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