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不由自主“挤眉弄眼”,到底是啥病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年届50岁的王先生,两年前突然患上了一种“怪病”,原本饱满端正的五官变得“搞怪”起来,不仅无端挤眉弄眼、龇牙咧嘴,而且嘴角周边肌肉还不停地向整个颜面拉扯和跳动,表情看上去特别夸张。每次上街,他都会迎来路人诧异的目光,这让他感觉无地自容,自尊心备受打击。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王先生好端端的一张脸,竟然产生了扭曲变形?答案就是梅杰综合征。现实生活中,梅杰综合征并不是一个大众耳熟能详的疾病,但近年来其患病人数却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在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教授朱敏伟说,由于人们对此病知之甚少,一旦发病往往不知所措。


老年人最易中招


梅杰综合征是1910年由法国神经病学家亨利·梅杰率先报告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组椎体外系疾病,临床上也被称为“特发性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近年有学者建议将其命名为“节段性颅颈部肌张力障碍”。从临床角度看,梅杰综合征首发症状多数是双侧眼睑痉挛、睑下垂和睑无力,随后会逐步牵连到口、面、下颌等部位。患者呈现为双眼不自觉地频繁眨眼动作、睁眼困难、口面下颌等部位的肌肉不自主运动,似乎一刻也停不下来。少数人可以单侧起病,逐渐累及对侧。病情经常在紧张、疲劳、强光下或凝视、阅读、看电视的环境中诱发和加重,而在睡眠、讲话、唱歌、张口吃饭和吹口哨时改善或消失。

梅杰综合征的病因至今仍未得到破解,专家推测与心理因素、药物、创伤及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有关联。朱敏伟解释,患上梅杰综合征虽然不会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但因病人眼睑、口角的长期持续痉挛抽搐所致的牵扯颤动,会极大地干扰患者日常说话、吃饭、视物等功能;走路往往因为频繁眨眼、闭眼看不清路面而跌倒;同时面部容貌变化大,表情怪异,让患者陷入惶恐、自卑、无助的情绪中,进而产生顽固性失眠、焦虑、抑郁等。

由于“银发浪潮”的加速、工作竞争的激烈、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亚健康人群比例大幅度攀升,梅杰综合征对中老年群体的冲击尤为严重。根据国际研究数据,该病患病率为5-10/10万,年龄多数集中在40-70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2。


微创外科手术可干预


朱敏伟介绍,当前对梅杰综合征病程的控制,首先是采用可减轻或解除肌张力障碍的药物,如地西泮、苯海索、巴氯芬、大剂量抗乙酰胆碱药,对部分病例有效果;伴有精神改变的,可服用氟哌啶醇、氯丙嗪等,并需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根据症状逐渐调整药物品种。二是可局部定期注射肉毒素,使局部肌肉麻痹,有助于抑制眼睑抽搐。但因药效的稳定性、个体差异性较大,且需要每3-6个月周期性、重复性注射,时间久了易产生耐药性。

在上述方法都不能奏效的情况下,可及时采用微创外科手术进行干预。现阶段,脑起搏器手术疗法已成为遏制梅杰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之一。脑起搏器手术是经过立体定向技术将刺激电极精准植入大脑内相关神经核团,让脉冲发射器发出电脉冲经电极刺激神经核团,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


从身体和精神两方面进行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才能趋利避害、防此病于未然呢?朱敏伟建议,眼下正值郁郁葱葱的夏季,要多走出家门,进行散步和锻炼;但在户外活动时,需要注意避免颜面部淋雨、受潮,不被大风吹袭;居家时应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清新,且不可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要做到早睡早起,保证睡眠质量;同时,日常刷牙、洗脸、洗澡时动作要轻柔,注意水温适中,不宜过冷或过热;一日三餐,禁忌浓茶、烟酒,少吃油炸、辛辣、酸涩等刺激性东西,可选择易嚼、质软、素淡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米粥和汤等,并避开易过敏的食品。

另外,对于患有梅杰综合征的中老年人,需防范不良精神刺激,不可被焦虑、抑郁的心绪所“绑架”。建议每天多读书、多看新闻节目、多听柔和舒缓的音乐以纾解精神压力;也可培养绘画、书法、下棋、唱歌、跳舞等兴趣爱好,使自己保持开心愉悦的心境;可以打开“话匣子”,经常与亲朋好友敞开心扉,真诚地交流沟通,释放不良情绪,通过心理疏导走出疾病的阴影。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