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当前,与主粮种业已基本实现95%以上国产良种覆盖的现状相比,草种业系统性短板更为突出,草种严重依赖进口,我国草种业仍未形成真正的产业,科技优势远未转化为产业优势。”6月26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在第二届草种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强调,必须把草种的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草种业种源自主可控、产业自立自强。
鉴定滞后,草种质资源利用率不足3%
近年来,我国草种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基础科学创新、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该负责人介绍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草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尚不健全,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明显不足。我国是世界草种质资源保存大国,但是草种质资源鉴定工作明显滞后,在保存的8万多份种质资源中,完成精准鉴定的不到1万份,没有鉴定也就无法挖掘和利用,由于鉴定滞后,我国草种质资源利用率不足3%。
二是优良草种培育与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原始创新性技术。截止到2022年6月,我国共有651个牧草新品种通过审定,但是栽培利用的草种资源不足100种。而美国在国际上登记的禾草品种就有5000多个,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是产业化组织体系不完整,远未形成有效竞争力。我国草种业企业现在多以贸易为主,与国外种业企业相比,亟待形成种质资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组织体系。
四是草种管理还不完善,需要体制机制创新。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有效的草种认证制度,国产草种质量得不到保证,草种生产和销售环节还存在漏洞,引进草种来源不明、未进行隔离试种等问题时有发生。
“这些草种业发展滞后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草原生态修复和草业高质量发展。”刘东生强调,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补上草种业这一短板。
优质豆科牧草,天然草地普遍缺乏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寒、旱地区,抗寒、耐旱、耐盐碱是主要的草类植物育种方向。
“生态修复用草特别是高抗、速生的特性,容易成为入侵物种。”兰州大学教授贺金生以互花米草为例介绍说,我国自1979年开始迅速引种,虽取得了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那么,草地修复需要什么样的草种?贺金生称,和国外相比,我国天然草地普遍缺乏优质豆科牧草,目前草地恢复用的草种主要局限在少数商业品种。
为解决优质草品种对外依存度高、生态修复用草缺乏等“卡脖子”问题,兰州大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点攻关适应寒旱区的草类植物育种,创制优质的牧草、生态修复用草新品种,兰箭系列箭筈豌豆就是其中之一。
箭筈豌豆具有适应性广、抗寒性强、营养价值高等优良特性,不仅可作为优良牧草、冬季覆盖物和绿肥作物,还能用来放牧、青贮和制作干草等。目前,它已成为青藏高原人工草地豆科主导品种,累计种植25万亩,牧民增收1.2亿元以上,填补了青藏高原缺少蛋白饲草的空白。
另外还有“腾格里”无芒隐子草,这是我国最抗旱的生态修复用草品种,可在年降雨量100—200毫米的生态区域正常生长,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等特点,并且管理成本低,已在内蒙古乌海等地区推广种植5万亩。
形成合力,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新格局
我国是草原大国,草原面积近40亿亩,草种业健康发展不仅是改善我国生态的基础保障,还是推动我国草原与草业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
如何夯实我国草种业发展基础?对此,该负责人表示,首先,实施国家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战略,协调管理部门、科研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多方力量,不断加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力度,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的新格局。
同时,还要探索建立“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模式,稳定支持草种质资源库建设和资源精准鉴定工作,发掘出一批优异种质和基因,将种质资源和成熟技术成果高效地向种子企业转移,更好服务于企业的商业化研发,不断提高我国草种特别是乡土草种的生产能力。
此外,还要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定位,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培育我国的草种业领头企业。完善种子检测体系,加快制定认证管理办法。搭建草种育种研发平台,布局草种育种实验室,研发高产、优质、多抗、易机收的突破性草种,增强我国草种的研发能力。推动草种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激励有效、约束有力、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资源、人才、技术向草种企业聚集,切实推进科技资源整合和“产学研”深度合作。
上一篇:专家研讨草种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