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从氨基酸到外星人还很远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真是“首次”?

最近,一条关于“首次在地球外确认生命之源存在”的新闻引发热议。内容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在“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带回的岩石样本中,发现了20多种氨基酸。该研究实为此机构科学家在今年“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上发表的摘要,作者提及“碳质球粒陨石里经常含有可溶有机物,如氨基酸”。

其实,早在阿波罗时期,科学家也已在采回的月球样品中发现过氨基酸。确切来说,这应该是“首次在地外发现如此多种的氨基酸”。

由于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物质,某些氨基酸与生命的形成关系密切,因此,很多读者将氨基酸与生命之源划了等号,甚至脑洞大开,打算和“外星人”谈场“星际恋爱”。抱歉,这次是真的想多了。


样本来自含碳小行星“龙宫”


这次的氨基酸样本是在名为“龙宫”的小行星上发现的。它是一颗直径不到1千米的近地小行星,诞生于太阳系形成时期,隐藏着有关太阳系和生命起源的奥秘。“龙宫”是富含碳的小行星,科学家认为该小行星上可能有来自46亿年前的有机物和水合矿物质。

为了探索“龙宫”,2014年12月,日本科学家派出了“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沿着环绕太阳的轨道奋起直追,终于在2018年6月到达“龙宫”上空20千米的位置。

“龙宫”表面满是碎石,在2019年2月第一次成功采集“龙宫”表面的细小砂石后,“隼鸟2号”于同年7月在陨石坑附近第二次降落,成功采集了混有“龙宫”内部物质的样本。这两个样本共计5.4克,将使科学家得以比较小行星地表和地下的物质构成。

2020年12月,“隼鸟2号”完成了将小行星尘埃带回地球的任务。这次的样本,就是“隼鸟2号”带回的。


地外氨基酸并不是首次被发现


小行星“龙宫”并非地球之外唯一存在氨基酸的天体。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告诉科普时报记者,2015年,科学家在罗塞塔飞船携带的菲莱登陆器在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上,就曾经发现了氮和氨基酸等构成生命的关键成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平劲松介绍,天文学家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太空中探测到有机分子,后又探测到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大量复杂的有机大分子和有机高分子,先后促成天体化学和天体生物学的诞生。人类对太空中存在氨基酸等有机物的猜测由来已久。

事实上,小行星陨石上发现的氨基酸就更多了。只不过外界一直质疑陨石可能是被地面有机物污染。而这次“隼鸟2号”带回的样本是直接取自小行星表层下物质,不受阳光或宇宙射线侵蚀,对其分析是在没有将其暴露于地球空气中的情况下进行的,整个研究工作也没有暴露在外界空气中,得以彻底排除氨基酸是来自地球的可能性。


发现氨基酸不等于直接发现生命


在“隼鸟2号”之前,2010年,JAXA从“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在小行星“丝川”上带回的样品里就发现了氨基酸,且认领了“地外首次”。

今年3月8日,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天体生物学分析实验室的科学家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发现了几种罕见的非陆地来源氨基酸,这些结果是来自样品返回任务的小行星材料中看似外星氨基酸的第一个证据。

文章也特别提到,“虽然在所有隼鸟提取物中都观察到微量的陆地污染,但也鉴定出几种陆地上不常见的非蛋白质氨基酸。”也就是说,这里发现的不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常见氨基酸。

“隼鸟号”的意义在于,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有威胁性的小行星进行物质搜集的研究,也是第一个把小行星样品带回地球的任务。

“发现氨基酸并不等于发现生命,这中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季江徽说。

目前已知,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蛋白质和水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但我们目前并不清楚氨基酸是如何到达地球的。一种理论认为氨基酸是通过陨石从太空带到地球,此前在陨石中检出过氨基酸。但也有说法认为,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就有氨基酸,但在地球被岩浆覆盖变得极其炎热后便不复存在,又被流星带回地球。

“在样本里找出氨基酸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地球上到处都是有机物,科学家首先要确定这个有机物不是地球上的,而是来自实验样品。”季江徽说。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