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讯(记者项铮)《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临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6月6日发布,该版《共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等共同制定,旨在为我国临床医生诊断过敏性疾病提供标准化、专业性、实用性的临床指导。
数据显示,目前30-40%全球人口曾经或正在遭受过敏性疾病的困扰,且患病比例仍在持续增加。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超过40亿人罹患过敏性鼻炎、哮喘和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粗略估计,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超3亿,哮喘患者约5000-6000万,特应性皮炎患者过亿。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已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公共卫生与医疗保健问题之一。
正确检测过敏性疾病是精准治疗的基础。目前,主要的检测方法是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当前国内外有多家提供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方法的厂家,由于其各自采取的sIgE检测方法各异,不同厂家和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差较大。总体来讲,各有优势。有些检测方法操作简单、耗材成本较低,适合用于基层医疗;有的检测方法仪器体积大、耗材成本高,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更高。因此,特异性IgE报告的解读至关重要。临床医生解读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结果时,亟需一个共识、指南与标准参考,亟需规范化指导与教育。
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会长尹佳介绍,目前对过敏原诊断有很多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有不同的结果。对结果进行判别、有效参考和判读非常重要。“来自5个学科、8个专业的专家团队共同撰写了《共识》,希望以此《共识》发表为契机,形成具有凝聚力、感召力、推动力的变态反应专业团体,将变态反应学科建设做的更广、更强。”谈及《共识》撰写初衷与核心动力时,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向莉介绍,“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带着各种各样的检测报告与诊断结果到处求医,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非专科临床医生对于诊断结果的误解误读。”鉴于此,一份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指导工具应运而生。向莉表示,“临床一线医生在过敏性疾病诊断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都可以在《共识》中找到答案。”
上一篇:乳品类消费不降级 2021年北京人均饮奶量居全国首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