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思想要奔放,工作要严密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童第周在审阅讲稿 (图片由作者提供)

120年前,中国实验胚胎学创始人童第周(1902.5.28-1979.3.30)出生于浙江鄞县。童第周的幼年正逢中国新旧交替、动荡不安的时期。目睹了国家的积贫积弱,童第周从小就树立了科学救国的坚定信念。

1927年,童第周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30年,童第周负笈西行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有一次他的导师达克教授正在做青蛙卵子试验,需要把卵子外面的一层薄膜剥掉。在显微镜下,达克教授和助手们怎么也去不掉那层膜。童第周到显微镜下拿针把卵膜刺一下,卵瘪了下去,一下就剥开了。达克教授对这个从中国来的学生所表现出的生物学天赋感到十分欣喜。

1931年夏天,童第周的导师带着他来到著名的科研中心法国海滨实验室。这次,要为直径不到十分之一毫米的海鞘卵子做外膜剥离,童第周再次顺利完成,让云集此地的国际同行十分钦佩。同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开始对中国东北大举进攻,那时童第周出于爱国热情,发动中国留学生,组成中国学生总会,并被推举为负责人,领导学生抗日救亡活动。

1934年,童第周获布鲁塞尔大学博士学位,后到英国剑桥大学作短期访问,年底回到中国,任国立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

1948年,童第周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应邀到美国耶鲁大学任客座研究员,因其科研成就卓越,有机会留在耶鲁大学,但他毅然放弃那里可以安心工作和优厚生活的条件,于1949年3月回到祖国,新中国成立后,童第周历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和生物地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童第周通过对两栖类和鱼类的研究,揭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通过研究文昌鱼的个体发育和分类地位,在对核质关系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

先于1996年克隆羊多莉在英国诞生30多年,童第周于1963年在实验室里将一条雄性鲤鱼的遗传物质注入雌性鲤鱼的卵中,从而成功克隆了一条雌性鲤鱼,创世界上首个克隆鱼类的纪录,堪称克隆先驱。

到了1970 年代,童第周又超前提出了克隆哺乳动物的设想,而且还异想天开地开始在动植物细胞之间进行“核移植”,这即使在今天都让人感到是超前的。

 在童第周奔放的学术思想影响下,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他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们不仅完成鱼类异种间的体细胞克隆,还进行了克隆牛、克隆羊的研究并取得成果。

1973年,童第周将从鲫鱼卵巢成熟卵细胞质中提取的核糖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发育成长的320条幼鱼中,有106条由双尾变成单尾,表现出鲫鱼的尾鳍性状。

这种具有特异性状的鱼,被国际生物学界按惯例用培育者的名字命名了“童鱼”。

1975年,童第周和美籍华裔科学家牛满江合作,将从鲤鱼卵巢成熟卵细胞质中提取的核糖核酸,注入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有22.3%的金鱼由双尾变成单尾,出现了鲤鱼的性状。

1976年,童第周和牛满江又以蝾螈(两栖动物)和金鱼这两种不同纲的动物进行实验。他们把蝾螈细胞质的核糖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发现382条小鱼中,竟有4条像小蝾螈一样长出了平衡器。

“童鱼”的诞生,有力地证明了生物遗传性状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作用结果的观点,并开创了人类按照需要而进行人工培养新物种的先例,对今后培育动植物新品种具有重大的意义。

此外,童第周还在防治海洋有害生物、人工养殖经济水产动物、开拓培育经济鱼类新品种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思想要奔放,工作要严密。”这是1979年童第周在临终前20天,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送给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的最后一句话,这也是童第周终其一生的治学之道。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