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多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连日来,不少市民响应号召,志愿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参与核酸检测、人员排查、信息录入、服务保障、数据统计等工作。这其中有企业员工、退休党员,还有即将大学毕业的“00”后。他们尽己所能,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上图 在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一处核酸检测点,来自北京一家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的志愿者、在职党员白一江(左)在为一位检测者登记身份信息。下图 在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北郎社区一处核酸检测点,来自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志愿者张旭(右)在为一位检测者登记身份信息。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5月8日,北京通报一例重症患者,79岁,未完成两剂新冠疫苗接种。
一段时期以来,新冠重症、危重、死亡病例似乎凑巧地“找上”一类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老年、未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
这样的“巧合”在多个国家、地区的数据统计中高频次出现。到底频次有多高?看似“巧合”的几率到底有多大?相关专家为科技日报记者梳理出3大方面的比较数据,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三跳”。
252倍
——数据显示,疫情中,香港60岁以上人群死亡风险是30岁以下人群死亡风险的252倍
面对新冠病毒,老年人是一个脆弱的群体。
“其实不管什么样的传染病,最容易侵犯到的重点人群中总会有老年人。”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下降,二是老年人合并基础性疾病比较多、影响更严重。
脆弱是“板上钉钉”了,那么和青壮年们比较起来,究竟会脆弱到什么程度呢?很多国家都做了这方面的比较研究。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援引美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数据给出了详细的分层比对——
相较于18—29岁的年轻人,65—74岁人群的住院风险提高了4倍、死亡风险提高了65倍,75—84岁的人群住院风险提高了8倍、死亡风险增加了140倍,85岁以上的人群,住院风险增加了12倍,死亡风险提高了340倍。
死亡风险提高数百倍,可能很多人没有具体的概念。打个跨界的比方,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平均3300年发生一次,人的好几辈子也遇不上一次,如果撞击风险提高300倍,那么每十年就发生一次,人一辈子能撞上好几次。
可见,遇到新冠病毒,老年人的死亡风险大幅增加。
76倍
——香港卫生署发布截至5月4日数据显示,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总死亡率为3.04%,接种三针疫苗的人群总死亡率仅为0.04%,相差76倍
在诱发新冠重症和死亡的危险因素中,高龄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是两个重要因素。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新冠疫苗尤其是接种第三针能把脆弱的人“武装”起来。
无疑,数据中的最大差距来自“老少比”,被三针新冠疫苗武装起来的青壮年们,死亡人数一栏已经被“0”牢牢占据,而未完成疫苗接种的8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却高达5853。
内地的数据也反复印证新冠疫苗的“武装能力”。在吉林某定点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未完成疫苗两针接种的比例为85%左右。
——数据显示,接种三针新冠疫苗后,80岁以上香港老人死亡人数从数千人降至33,该数字为未完成疫苗接种的80岁以上人群死亡人数的1/177
在香港公布的最新数据中,未完成疫苗接种的8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高达5853。
数以千计的80岁以上老年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这样的局面有没有转机呢?
“接种三针新冠疫苗之后,80岁以上老年人的死亡率非常值得关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向科技日报记者解读说,这充分证明了80岁以上老人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的必要性。
“香港的数据表明,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后,将逐步降低感染奥密克戎的病死率,从不接种疫苗的16.48%降到接种一针疫苗的7.08%、接种两针的3.81%、接种三针的1.2%。”王贵强说,尤其完成第三针接种后,病死率降到百分之一左右,对疫情防控意义重大。
上一篇:治疗尿路感染顽疾的关键蛋白找到了
下一篇:新型催化冷凝器让普通金属“变身”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