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优秀的原创科普作品应该是科普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关于如何让更多更优秀的科普作品脱颖而出也有众多的讨论和研究。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提出了“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尤其提到了“实施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
近一两年来,收到过一些出版社友人邮寄来的科普图书,虽然其中也有原创科普作品,但是绝大多数仍然是引进图书的中文译本。通过比较原创图书与引进图书,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经常说科学需要讲故事,而科普就是讲好科学的故事。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科普图书缺乏故事性,只是一味地就科学而谈论科学,没有关照到其中的人文因素,也没有故事化的表达。科学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科学与普罗大众发生关系的场景一定是生活化的,是情境性的。但如果我们的科普图书没有这些因素,那就会给公众一种距离感,自然不会引发他们的关注。甚至有些科普书看起来更像是某种意义上的“教辅”,并没有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关注什么,而只是聚焦于“我想告诉你什么”。如果不能通过某种桥梁将“你想知道什么”与“我想告诉你什么”连接起来的话,那么这样的科普图书自然不会“叫好”,更难说“叫座”了。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每多一个公式,读者便会减少一半。虽然这句话不能绝对化,但是至少说明,我们需要考虑自己的目标受众,要用受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去阐明科学道理,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多的是传递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也就是不仅仅要告诉人们“科学是什么”,更要讲清楚“科学为什么”。因为对于普通公众来说,知道科学为什么对于自己的生活和日常决策很重要。但是如果科普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他们自己至少不会专门去钻研“科学为什么”。
大概两年前,在一次与某科普博主的对话中,他谈到自己做科普的理念就是从“接地气”到“桃花源”,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要从知识上升到方法、理性和精神等等。科普不能是通篇术语和公式,一来术语会让人产生困惑,二来公众也不会专门去推导公式。《万物简史》的作者在引言中对教科书的作者有一些批判,我想用来说某些科普图书的问题也是恰当的。作者写道 ,“教科书的作者似乎有个普遍的阴谋,他们要极力确保他们写的材料不过于接近稍有意思的东西,起码总是远远回避明显有意思的东西”。在接下来的部分,作者继续写道,(教科书的作者)“怀有一种有趣的想法,觉得什么只要用公式一表达,就变得一清二楚,他们还抱有一种奇特而自欺的信念,认为孩子们会喜欢各个章节的结尾部分都带有问题,供其在自己的空闲时间里冥思苦想”。
当然,不同的人对优秀科普图书的标准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至少应该存在一个共识,那就是优秀科普图书不仅要有科学内容,还应该有人文情怀。科普图书要有明确的目标对象,面向所有人的科普作品实际上可能只存在于“理念”之中。当然,科普作品应该尽量少用或者不用术语以及公式,即便是我们常说的“高级科普”可能也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如果科普作品中抛出了一个公式,但是没有讲述这个公式背后的故事,或者说没有告诉目标受众这个公式的来龙去脉,那么这样的公式不用也不会影响内容。
实际上,我们需要承认科普作品并不好写,它需要在“专业读者的无聊”与“普通读者的晦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为它的实践性很强,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有可能生产出更多更优秀的科普作品,给读者提供科普精品,做精品科普。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下一篇:白肩雕:世界上最忠贞的鸟类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