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芬奇》海报
根据预告片和先睹者的剧透,可知《芬奇》是一部末日题材的科幻片。
说远一点,“末日”的想法起源于冷战期间。那年头美苏都有能毁灭地球几十上百次的核弹,万一某个人一激动按下核弹发射按钮触发了核战争,地球将变成一片废土。上世纪末,在游戏《辐射》和科幻电影《疯狂的麦克斯2》的推动下,废土题材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而废土本身的内涵也有所扩大,除了核战争外,还有生化技术失控、环境恶化、巨大自然灾害导致文明被摧毁,这些汇聚在一起形成了“末日”。而末日题材的科幻片,总是过多地展现人性中的恶,人性恶构成了主角的敌人,主角在末世中挣扎求生,与各种邪恶势力斗得死去活来、精疲力竭,让人看着心累。
近日这部片子登陆优酷,综合评价相当不错。毕竟,《权力游戏》的导演,《奇异博士》的编剧,《萨利机长》的主演,戛纳影帝的动作捕捉拍摄,这样豪华的阵容让人还是有所期待。
期待果然没有落空,这部末日片一反同类题材硬朗、黑暗、冰冷的常态,难得地散发着阵阵温情。
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太阳耀斑爆发破坏了臭氧层,电磁脉冲毁掉了绝大多数电子设备,人类文明崩溃了。致命的紫外线毫无遮挡地照射着地表,地表温度高达80℃,不穿上防护服,幸存者无法在地表活动。
一个年老并且已经受到辐射染病的程序员芬奇,带着一只狗生活在一个小小的避难所。芬奇自知时日无多,所以造了一个机器人,希望在自己去世后,由机器人来照顾这只狗。然而在机器人诞生的当天,巨大的尘暴逼迫他必须带上狗和需要学习一切的机器人踏上求生之路。
一路上,机器人杰夫——这个名字是它自己取的——学会了走路、奔跑,学会了开车,学会了芬奇的生存之道,然而在它的根本任务上却遇到了困难:小狗不信任它。而芬奇是把这作为第四定律设置在杰夫的电脑中的,并且高于机器人三定律。它的内容是:如果芬奇不在,机器人必须保护小狗。
经历了一番波折,在接近目的地的时候,芬奇去世了。杰夫火葬了他,带着小狗来到了芬奇一生都没来过的金门大桥。小狗终于接受了杰夫,跟着它浪迹天涯。
影片并没有美化末世,这个末世仍然是充满了被释放的人性恶,而它着力表现的,却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人性善的一面,温情也由此产生。而其中的推动力,是芬奇对人性的反思和忏悔。
芬奇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有一次,他找到一个超市,准备找些食品做补给。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她的女儿也来到这里。小女孩拿着枪,她的母亲告诉她,如果见到坏人就开枪。芬奇隐藏了起来。然后来了个强盗,打死了这对母女。芬奇没有挺身而出保护她们。强盗走后,芬奇在小女孩携带的背包中发现了小狗。于是他带走了小狗。
芬奇是个本性善良的人,这件事令他对自己、对人性产生了怀疑:在这种环境中,自己竟然见死不救,那么人性到底还值得信任吗?
他收养小狗的行为,既是对自己一度怯懦的忏悔,也是在努力向自己证明:在这末世中,人性并没有消失,不抢劫、偷盗,不作恶,一样可以生存下来。让小狗在末世中好好活下去,成了他对人性善良一面的寄托,为此他安排了杰夫在自己死后继续保护小狗。
温情就这样产生了。
而机器人杰夫则是对人性的新考验。
它是芬奇的造物,然而,旅途中它飞快地成长,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最初它像个学步的婴儿,很快长大为跟着父亲工作的孩童。在危机到来时,他成长为可以保护父亲的少年。而在芬奇去世后,它则变成了一家之长。
成长过程中,它知道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知道了末世的险恶。而它,并没有“学坏”。在芬奇病重的时候,它主动承担起开车带路的重任;在芬奇要放弃的时候,它坚持要到象征着生的希望的金门大桥去;它一直想方设法和小狗改善关系,锲而不舍。
它与芬奇的“父子”关系,从机器人到人的蜕变,它的善良和坚持,是这部影片中最大的温情。
影片对剧本有非常高的要求,它的背景设定与《我是传奇》高度相似,故事情节走向完全不同,一人一狗一机器人,剧中真人仅出现主角芬奇一人,在背景交待、剧情推动、冲突承载上却毫不突兀,即使在面对“敌人”即黑暗面的紧凑剧情中,出镜的只是一辆打开车灯的汽车,既可以做到节奏令人紧张,丝毫不逊于恐怖片的氛围营造,同时又不会破坏全片的温情气氛。
而一个不合群的程序员,可以抱团取暖的是一只小狗,和小狗可托付终身的机器人。这巨大的反差不禁令人思考: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人人都可以举起键盘所谓“伸张正义”的今天,当我们或慷慨激昂指点江山,或义愤填膺地评论国际局势之时,是否想过,自身所处的物质基础极大丰富的现在,也是一种得来不易的幸福?在末日降临的那一刻,人类是否真的无法统一起来共同面对困难,注定是分崩离析的局面?影片最后,金门大桥上幸存人们留下的只言片语所表达出对亲人的思念,给出了意味深长的思考。
(第一作者系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第二作者系科普作家)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