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作者提供
歌唱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人们常常通过唱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那些歌声悦耳动听的人,我们常常称赞他们有一副“被上帝亲吻过的嗓子”,但也总有一些人唱歌不着调不说,还特别喜欢充当“麦霸”。这可能不是因为他们自恋,而是他们“天生”或后天大脑结构改变后,分不清楚各音符之间的高低差异。
“失歌症”表现为对音乐感知出现障碍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精明能干、心细如尘,却听不出自己唱歌在跑调——正如语言障碍被称为失语症,对音乐的感知出现的障碍,医学上称之为“失歌症”,这样的人被称为“失歌者”。“失歌者”在人群中的比例约为4%。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有对这一现象的相关记载,但对“失歌症”的正式研究则是近年来的一个新鲜事。
有学者认为,“失歌症”属于失语症的一种,是由于大脑优势半球(多数是左半球)相关的脑功能区发育异常,或大脑优势半球继发其他病变所致。区别于一般的五音不全,“失歌者”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唱歌跑调,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跑调。就像色弱者无法分辨波长相近的颜色一样,“失歌者”无法分辨音高相近的音符。
众所周知,音乐有4大元素:音高、节奏、强弱、音色。不论是《西班牙斗牛士进行曲》还是《东风破》,绝大部分音乐是由音高相邻的音符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若是察觉不到音高的差别,自然也就无法领会音韵的变化。“失歌者”的听力、智力和记忆力正常,但对音乐的感知度极差,唱歌时对音高把握不准,无法准确唱歌,却往往不自知,甚至以为自己唱得还不错。他们往往表现欲极强,这种后天的认知障碍加上先天的“缺陷”,导致了“失歌症”的产生。对他们来说,大多数歌曲听起来都差不多,甚至美妙的音律会让他们觉得跟用扳手敲击水管一样,或者常人听起来不和谐的旋律他们也不觉得难听。
30%的“失歌者”存在沟通障碍
约有30%的“失歌者”存在沟通障碍。音乐通过音高、音量、速度或音质的改变而传情达意,这与讲话时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来交流情感的方式不谋而合。世界上超过一半的语言可以通过语调来改变语意,特别是汉语、韩语、泰语这些讲究语调的语言。“失歌者”辨别不出语言中传达的害怕、生气或者讽刺等情绪,因而经常会遗漏对方的“弦外之音”。还有的“失歌者”表现出较差的空间处理能力,比如他们无法识别三维图像,因此有学者认为,大脑对音乐中音高部分的处理可能与空间认知能力存在重叠。
“失歌症”需要专业治疗
人类大脑的右半球是“艺术脑”,主管人的想象、色彩、音乐、节奏等,遗传等方面的原因会导致处理音乐的脑区产生音高识别障碍,且这种障碍会在现实音乐情境下被放大。也有研究指出,“失歌症”与左侧大脑半球颞叶前部病变有关,导致他们认知音符、歌唱演奏甚至欣赏乐曲的能力可能部分或全部丧失。
“失歌症”常见的原因有3种。一是先天性“失歌症”,这与遗传因素有关,主要是大脑负责音乐处理与协调的脑区先天发育异常。二是获得性“失歌症”,主要因一些疾病如脑炎、卒中、外伤、肿瘤等损伤大脑语言中枢或音乐处理功能区所导致。三是假性“失歌症”,由于紧张或突发事件等原因导致,往往为一过性,可恢复。
世界上约有10%的人五音不全,其中大部分是可以通过视唱练耳来解决的。视唱、读谱、练耳,可提高个体对音高的分辨率,加强对音色的敏感度和精确性。但对患有“失歌症”的人,则需要相应的专业治疗和心理辅导。
(作者系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青年学组成员)
上一篇:点燃冬奥绿氢火炬
下一篇:森林康养不等同于森林旅游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