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熊庆来:中国数学界的“伯乐”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熊庆来1893年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是中国现代数学先驱、教育家,他以“熊氏无穷数”理论载入世界数学史册。

创办了中国数学家的“摇篮”

熊庆来早年曾去美国、比利时、法国留学,获理科硕士学位。20世纪30年代初,又去法国专门从事数学研究,

1932年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苏黎世国际数学家大会,1934年,他的论文《关于无穷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发表,并以此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国人。

熊庆来是我国近代数学的开拓者,对中国近现代科学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亲手创建了中国国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等四所大学的数学系,并编写了首批中文版的《高等数学分析》等10多种大学教材。在东南大学的第一年,熊庆来由于过度疲劳而吐血,但他仍然顽强地伏在床上坚持编写教义。

熊庆来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近代数学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算学研究部。

他创办的数学系和数学研究部后来都成为培养我国数学科学人才的“摇篮”。

慧眼识别“千里马”

1931年,熊庆来无意中读到一篇论文:《论苏家驹教授的五次方程之解不能成立》。他觉得作者华罗庚是一个数学界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当他得知华罗庚还只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青年时,更是大为震惊。为了扶持这位智力和毅力都超越常人的人才,他毅然决定打破常规,让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华罗庚进入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

但当他收到华罗庚因无钱赴京而谢绝了他的好意的回信后,又亲笔给华罗庚写了一封信,说他非常欣赏华罗庚的才华,既然华罗庚不愿意来清华大学,那么他会在暑期的时候去金坛看华罗庚。

这封信深深地震撼了华罗庚,如此爱才如命的教授,他还怎么能够忍心拒绝呢,于是他从亲戚朋友处借来了路费,踏上北去的列车。

华罗庚的到来,熊庆来非常高兴,安排他当数学系的助理员。

为了让华罗庚尽快成长,熊庆来说:“清华大学图书馆里的藏书很多,内容也很丰富,你尽管阅读。同时,你也可以去旁听一下数学系的讲课,这些课对你会有帮助的。”

从此,华罗庚一方面兢兢业业地做好助理员的工作;一方面抽出时间在数学系教授们上课时参加旁听。

有一次,他对熊庆来说:“熊教授,我想去听您的高等数学分析课。”熊庆来摇摇头说:“这门课是跨年度的,你跟不上呀!你从头去听初等微积分吧,争取通过大学考试……”

华罗庚知道,由于自己没有高中毕文凭,不能进入大学学习。于是,决心自学数学理论知识。他每天只为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其余的除了工作就是去图书馆。

半年后,华罗庚的勤奋学习和惊人成就逐渐展现出来,熊庆来根据实际情况,邀请华罗庚去听他讲的解析数论。

除了细心攻读数学以外,华罗庚还听从了熊庆来教授的建议,认真地学习外文,有时间就去听学术报告。

华罗庚自学了英文、德文和法文,并能够顺利地阅读外国数学文献。在短短4年中,他还在国外数学权威杂志上发表了十几篇有关数论方面的论文,引来了清华大学教授们惊异的目光。

1936年夏天,在杨武之的安排下,经过熊庆来的推荐,华罗庚获得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资助,被破格派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在欧洲留学期间,他在数学上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其中因彻底解决了欧洲数学之王高斯提出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难题而轰动了全世界。

华罗庚就是这样在“伯乐”熊庆来的细心关怀和精心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一匹数学界的“千里马”。

卖掉皮袍资助学生

熊庆来全身心育才的言行,为我国数学界创立了一种识才、爱才、育才的优良传统。

1921年,熊庆来在东南大学当教授时,曾发现一个学生刘光极有才华,便经常指导他读书、研究。刘光毕业时,熊庆来又与另一位教授共同资助他出国深造,并按时给他寄生活费。有年冬天,因手头一时较紧,熊庆来便卖掉了穿在身上的皮袍,如期将钱汇出。

家人劝他:“你不能这样,若冻坏了身体怎么办?”

熊庆来答道:“刘光到期收不到钱,便会猜测我是否遇到什么问题了,那定会影响他的学业。”十年之后,刘光偶然闻得此事,感动至极,顿时泪流满面。

熊庆来慧眼识才,尽心育才,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涉及各个科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如数学家陈省身、吴大任、许宝骏、段学复、庄圻泰、华罗庚,物理学家严济慈、赵忠尧、钱三强、赵九章,化学家柳大纲等。他70多岁时,还抱病指导两个后来也成为著名数学家的年轻人:杨乐和张广厚。

熊庆来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数学界的“伯乐”。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