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网讯(记者 胡利娟)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舌尖上的中国”;在这里,还能够结下一段段“冰雪奇缘”;在这里,更能体验美丽“冬奥会”与“中国风”;这里就是赛时运动员之家——北京冬奥会延庆冬奥村。
食宿保障关系到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发挥,冬奥村作为保障运动员饮食起居的场所,通过精细暖心的服务赢得了多国运动员的广泛好评。
在延庆冬奥村,志愿者们设置班车时刻表提示板并绘制“冰墩墩”,吸引许多运动员打卡。延庆冬奥村场馆运行团队供图
一餐煮100公斤,饺子成了最爱
烤鸭、铜锅涮肉、麻辣烫……诸多美食琳琅满目,让各国运动员深刻感受了“舌尖上的中国”。
“好吃不过饺子”。这一传统美食不仅在我国大受欢迎,也是冬奥村里运动员们的最爱。冬奥会延庆赛区酒店驻店保障小组组长韩峥介绍说,特别是过年这几天,餐厅无限供应的饺子和汤圆,让中外宾客实现“饺子自由”。“经常是厨师刚煮好一锅饺子端上来就被秒光,最多时一顿饺子要煮100公斤。”
美味可口丰富的菜品让餐厅成为运动员最为集中的地方。自1月23日开村以来,有87个代表团的1200多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入住延庆冬奥村。
来自瑞典的一对双胞胎运动员,偏爱吃铜锅涮肉,但又不知道蘸料中的芝麻酱和韭菜花放多少,厨师们就亲手帮忙调制蘸料,令他俩吃后赞不绝口。
“蛋糕、剪纸相框、郁金香,还有生日歌”。冬奥村策划的简单“小party”让第一个在这里过生日的意大利雪橇运动员里昂,激动不已,连声说“谢谢”,并笑称“幸福来的太突然”。
“冬奥村的菜单8天一循环,主餐厅24小时运行,所有的热菜基本上保持在65度以上,每两个小时更新一次,保证让运动员们随时都能吃上热乎饭。”2月15日,北京冬奥会延庆冬奥村新闻宣传经理贾茜向记者介绍说,经过近一个月的运行,冬奥村获得了来自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的高度好评,成为了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
就连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来此考察时,也对饮食赞不绝口,笑称“在村里待上三天,我会再长十斤!”
包容开放,绽放出朵朵友谊之花
赛场上,各国运动员挥洒激情,赛场外的冬奥村内,“业余生活”同样丰富多彩。
一段段“冰雪奇缘”从这里开始。
对于牙买加高山滑雪运动员本杰明·亚历山大来讲,在冬奥村的关键词是“失眠”。刚到北京的第一晚就失眠了,因为和他同屋的教练打鼾。于是在凌晨,他带着自己的小音箱离开房间,偶然间来到了24小时开放的运动员餐厅。除了轮班在岗的餐饮志愿者们,空空的餐厅显得有些寂寥,于是他在无人的餐厅放起了音乐。随着音乐的节拍,大家即兴起舞。
本杰明·亚历山大说,此后每个失眠的凌晨,餐厅就成了他和餐饮志愿者共舞的“秘密花园”,虽然这段旅程短暂,却让他和餐厅的志愿者们成为了“舞伴”,结下了友谊。
而乌克兰代表团的关键词是“比心”。冬奥村也是迎来送往的主阵地,志愿者们与乌克兰代表团全员送别的车站,再次上演了送别隔窗“比心”的温馨一幕。冬奥村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的开放、热情和包容,让友谊之花处处开放。
闭环内车辆多路线复杂,一些外国朋友又不太习惯使用“冬奥通”查询车辆班次,为了保证运动员准时、安全抵离,志愿者们用提示板制作了简易乘车时间表,每天将当日班车打印张贴,以便供外国朋友们查询。为了让时刻表看起来更加“吸睛”,志愿者们又在提示板上画上了“时尚顶流”冰墩墩,如今,途径此处的外国友人总会拿起手机与志愿者们合影,班车场站成了一处网红打卡地。
着迷“功夫打卡”,亲身体验中医功法养生魅力
在冬奥村还有一块不到80平米的小天地,不仅展示中医“大国粹”,也成为了展现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最让运动员着迷的是‘功夫打卡’环节”。贾茜介绍说,中国传统养生功法“五禽戏”被搬上屏幕,在智能交互技术加持下,运动员可以通过模仿屏幕上的动作获得评分,亲身体验中医功法养生的魅力。现已有百余名外国运动员到此打卡。
目前,北京冬奥会赛程已经过半,延庆赛区各保障组立足自身岗位,通力协作,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高效顺畅。
比如医疗保障上,实施三级诊疗流程,运动员受伤后,场馆医疗团队会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救治,由场馆医疗经理安排救护车组或直升机将患者转运至定点医院,救护车转运用时35分钟左右,直升机转运用时仅8—9分钟。
另外,交通保障也通过周密安排,科学调度实现了“零延误”“零事故”“高效率”,累计提供赛时服务保障车辆282辆,开通线路87条,为约1万名工作人员和每场次约400名观众提供优质的点对点交通运输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