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五棵松制冰兼顾环保与竞赛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中国花样滑冰队冰舞组合王诗玥(左)/柳鑫宇在训练备战北京冬奥会。新华社记者曹灿摄

中新网北京2月3日电 (王昊)五棵松体育中心是北京冬奥会冰球比赛场地之一,最近几天,多支队伍上冰后对训练场馆和比赛场馆两块冰面做出了好评。其中训练馆采用了新型制冰技术,可降低冬奥期间碳排放量,可谓兼顾环保与竞赛。

为举办北京冬奥会冰球比赛,五棵松体育中心对原场馆进行了改造,全面改进水处理系统,安装全新的制冰系统,配置世界顶级的浇冰设备,可在6小时内完成“冰篮转换”。此外,还建造了新馆五棵松冰上中心,在冬奥期间担任训练馆的角色。

冬奥正赛期间五棵松体育中心共有冰务14名,于今年1月6日陆续进入闭环并开始了制冰工作。一周多的制冰时间里,每天都要进行细致的温度、水量、速度以及时间等各方面的监测和调控。

比如画线工作,画线是指冰务人员在必要的工具协助下,将冰面上的争球点、球门区、限制线等冰球标识精准地用不同颜色的漆标示出来。

从调整制冰系统获得最适合上漆的冰面温度,到按比例调配以实现最佳色彩效果,再到精确到毫米的落线,以及拉线、复检、标记、刷漆、封水,每个步骤都是对团队专业素质和协作默契程度的挑战。

在过去几天中,五棵松体育中心的两块冰获得了多支训练球队的高度认可。

新建的五棵松冰上中心是北京冬奥会冰球训练馆,这里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即将气态二氧化碳通过加温加压变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再进行降温降压,使其达到-20℃到-15℃,液态的二氧化碳相变蒸发吸热,完成制冷和制冰的过程。

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运行团队设施副经理曾晟介绍,北京冬奥会的15块冰场中有7块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也是此项技术首次在冬奥会上应用。

他介绍,这项技术的运用将减少北京冬奥会的总体碳排放量。7块冰场使用二氧化碳制冰,相当于减少了近3900辆汽车的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或等于种植120多万棵树实现的碳减排量。

此外,五棵松冰上中心本身也是全球最大的超低能耗体育建筑。按照北京市现行规定,超低能耗公共建筑的节能率需要比普通公共建筑降低60%。

此前国内超低能耗的实践多用在混凝土结构的住宅,而五棵松冰上中心使用了超过一万平方米的玻璃幕墙。中心采取了房中房的设计,由于存在内外温差,冰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玻璃幕墙对于超低能耗要求的保温隔热至关重要。

三玻两腔充氩气的玻璃在五棵松冰上中心得到大面积使用,根据测算,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低至常规玻璃的三分之一。

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还先后做过三次气密性检测,气密性达标是它作为超低能耗建筑的重要指标,真正做到“能量不外传”。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