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化和历史的积淀,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北京界线分明的四季轮转,不仅带来自然界千变万化的美,更是印证了二十四节气歌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智慧与观察。
2022年,让我们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波浪,融合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追寻千载自然风物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的小秘密小故事,寻找北京植物当下最典型的特征,捕捉自然的痕迹,体会园林绿化的匠心独运,感受身边的美好。
小寒时节,北京室外已经难觅花影。有一种花,却能凌寒盛开,香气醉人。她就是蜡梅。
蜡梅寻古
蜡梅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名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早期被称为黄梅花,到汉代,汉武帝筑上林苑,遍寻奇花珍卉入内,未央宫建成后选蜡梅入宫,负责宫廷营造的大臣见其花瓣多九片,遂取名九英梅,讨了个口彩。至今,“九英梅”这个称谓仍旧是蜡梅的别称之一。唐代,蜡梅的栽培渐多,诗人杜牧 “蜡梅还见三年花”的诗中出现了“蜡梅”的称谓。但此时蜡梅的栽培仍不广泛,且常常与梅花混淆。
北宋中末期,蜡梅从宫廷进入了千家万户,开始在中原、江淮一带广泛栽培,成为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国内著名的蜡梅产地有重庆的北碚、河南鄢陵以及湖北保康。
京华蜡梅
蜡梅的适应性很强,民间花谚历来有“旱不死的蜡梅”、“砍不死的蜡梅”及“自古蜡梅不缺枝”之说。相传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古蜡梅始植于唐朝,它曾经一度枯萎,又重发新芽开花,人称“二度梅”。现在看来,其实是因为漫漫历史长河中,北京也会经历一些极寒的冬季。而蜡梅这个来自长江流域的温柔女子,显然忍受不了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地上部分枯死也是正常的。而在地面以下的部分,由于受到土壤的保护还会保持活性。待春风吹拂的时候,又会重新抽发出新枝,长成新的植株。现在看到很多地方的蜡梅开出非素心的花朵,多数都是由砧木重新长成的。卧佛寺天王殿前的两株蜡梅为狗蝇梅,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
蜡梅为中国特产植物,原产于我国中部。这个科一共两个属,除了蜡梅属以外,还有一个夏蜡梅属,在中国和北美都有分布。在北京,如果想要赏蜡梅,北京植物园卧佛寺、香山公园蜡梅谷、中山公园蕙芳园、月坛公园,都是不错的去处。
“小寒”时节虽然最冷,但人们同时也能看到春意正在萌动。“小寒”的三候为“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意思是说因感知到天地间的阳气回升,大雁开始北迁,喜鹊开始筑巢,雉鸡开始鸣叫;“小寒”的“花信”三候是:“一候蜡梅,二候山茶花,三候水仙花。”尤其是蜡梅,在腊月迎寒怒放,代表着大自然在寒冬中积蓄力量,走向未来的悦动。
蜡梅的品种
蜡梅品种众多,其中著名的品种素心蜡梅、罄口蜡梅,花色纯正,花朵浓香,狗蝇梅香味稍淡。北京种植的蜡梅品种中,一部分在11月中旬至12月开花,称为“早花蜡梅”,里面有所谓的“十月梅”;另一部分品种,延后至1月底至3月中上旬开花,称为“晚花蜡梅”。最冷的时节,早花蜡梅盛开花朵挂于枝条,彼时触摸蜡梅花朵,就会发现几乎都是冻软或干瘪,几乎失去活性,花苞暂时停止生长开放,这是因为蜡梅花期遇到持续零下10℃以下的低温,开放的花朵会受到冻害。蜡梅花的细胞器会时刻监测气温,一旦温度过低停止开放。
十月梅(拍摄地点:卧佛寺)
素心蜡梅(拍摄地点:植物园管理处)
卧佛寺的蜡梅
卧佛寺的蜡梅在北京最有名。这里还要说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引种蜡梅的一段事。1996年早春,时任植物园园长的张佐双认为可以补植一些蜡梅,配合卧佛寺的古蜡梅,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蜡梅展示园。前期也曾从浙江引种过蜡梅,但这些蜡梅似乎适应不了北京的冬季节奏,到冬季叶片也不凋落,花芽好不容易萌动了,就会被接踵而至的严寒冻伤,最后在枝头干枯。听说鄢陵的蜡梅出名,他指派笔者前往鄢陵引种蜡梅。怀着忐忑的心情抵达号称“蜡梅甲天下”的鄢陵姚家花园时,笔者见到了正在嫁接蜡梅的姚老师傅。姚老师傅说起了五六十年代陈俊愉院士带领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学生在鄢陵实习期间的劳动场景。正是从姚师傅那里笔者第一次听说了‘扬州黄’‘十月梅’等品种。从姚家花园装载几百棵蜡梅离开,途径郑州拜访张家勋先生,又引种了秤锤树、星花玉兰等植物,星夜兼程,于第二天早上到达植物园时,笔者已经是灰头土脸,身上的西服裹满尘土。25年已过去,卧佛寺栽种的100余棵蜡梅已“风华正茂”,每年11月至3月花开不断,尤其是钟鼓楼旁的那株蜡梅,每年11月下旬总是最先绽放,游人纷至沓来,卧佛寺也成为市民心中观赏蜡梅的最佳之地。
蜡梅属于梅花的一种吗?
其实蜡梅和我们平时说的梅花没啥关系:梅花隶属于蔷薇科,而蜡梅是蜡梅科的。早在宋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南宋范成大在《范村梅谱》中写道:“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蜡梅。”这里说得很清楚,“蜡梅”是因为色似蜜蜡而名,蜡梅才是正宗的名号,当然也有用“腊梅”的。 新版(2005年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取消了“腊梅”词条,而在新增的“蜡梅”词条后附注了一笔“也作腊梅”。
虎蹄蜡梅
“蜡梅”还是“腊梅”?
这里还要提起一个关于“蜡、腊之争”的故事。2007年1月25日在成都锦江区三圣乡举办了第十届全国梅花蜡梅展。开幕式上,一切就绪,领导专家们都站到了台上,准备启动展会。这时,细心的俞善福教授发现舞台上的背景板赫然写着“梅花腊梅展”,当场就叫停开幕式,要求立刻更正腊为“蜡”字。主办方面露难色,希望先通融一下,等开幕式后再修改。俞教授说:“这可是原则问题,咱们开的就是蜡梅展,连蜡字都写不对,还开什么全国展览?”会议中断了半个小时,院士专家和领导们等待许久,主办方找来红纸笔墨手写了“蜡”字,贴在原来的“腊”上,才解了围,开幕式才恢复进行。陈俊愉院士在开幕致辞中还称赞了俞善福老师的认真,并再次给大家普及了“蜡”字的来源。去年底蜡梅飘香的时候俞老师在宁波仙逝,他那爽朗的笑声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一直还映在笔者脑海中。
罄口蜡梅(拍摄地点:卧佛寺)
“正使北风吹得尽,一枝金蓓始嫣然”。荆州章华寺的千年古蜡梅将伴那悠长的楚韵而开,北京卧佛寺的重生蜡梅将伴那彻悟的佛心而开,绍兴三味书屋的鲁迅之蜡梅将伴着一代文豪的童年之梦而开……蜡梅,是属于冬天的芬芳,是淡淡的乡愁,是挥之不去的遗憾。而在你的身边,也总会有那么几丛蜡梅,或深藏在院落角隅,或被路边的雪松、蔷薇所遮蔽,但犹自花开不已,芳香依旧。这个冬天,蜡梅以静默、柔和、透明的一颗素心,在小寒的时节,给你温暖。
图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