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中国土地的第二天,李约瑟定做了照片中的这件中式长袍。
国立清华大学航空风洞实验室 1944年李约瑟拍摄于云南昆明
英国剑桥大学凯斯学院,星光熠熠,历史上,有1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物理学家霍金教授,就是凯斯学院的院士。凯斯学院名人堂里悬挂的是历任院长和学术泰斗的肖像。西装革履的人物中,有这样特殊的一位,他就是享誉世界的生物胚胎学者,中英美三国院士荣誉的获得者——李约瑟博士。
1964年,入画名人堂的重要一刻,时任凯斯学院院长的李约瑟身着中式长袍,手执计算尺。他,一个英国学者,何以会选择这样的装束?
半个多世纪前,这位剑桥学者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1943年2月,穿梭在驼峰航线、塞满战略物资补给的飞机上,李约瑟凝视着喜马拉雅的积雪和这片古老的土地。
这已经是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第六年,也是这场战争中最艰苦的阶段。日本侵略者开始轰炸学校、破坏教育系统,进而摧毁中国的历史与文明。
患难时刻,英国政府计划派人了解战时中国的教育和科研情况,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了在硝烟与废墟中存续人类文明的火种,李约瑟主动请缨,前往中国。他将用眼睛和脚步,去丈量这片在书中已经无数次相遇的土地。
踏上中国土地的第二天,李约瑟定做了件中式长袍。
他访问了昆明、重庆、成都、李庄,他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关头的坚强自救。
当时,为了保存知识的火种,中国高校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南渡西迁。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千里长征,西迁至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金陵大学、燕京大学等迁往成都,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的部分师生迁往重庆,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迁到四川李庄、乐山以及贵州湄潭。
他见到了家徒四壁的房间内坚持实验的童第周;他见到了因为病痛以“铁马甲”支撑身体,坚持写作《中国建筑史》的梁思成与林徽因。
李约瑟用相机记录下让他感动的瞬间。
这些照片中不仅记录了当时中国学术史上的“最强大脑”,还有更多普通人的坚韧:
——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年轻的研究员,顶着日机的轰炸,将光学玻璃磨成准确计算过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的镜头;
——清华大学的学者仍在进行航空风洞实验;
——植物学家无籽黄瓜的种植与栽培也从未中断。
家亡靡托,国破堪依;克难修补,弦歌不辍。庙宇祠堂,荒村野舍,都已变成学生的教室。他见到了这个国度最硬的骨头、最浓的热血,和这个国度绵延不绝的文明根脉。
李约瑟提议创立了中英科学合作馆。这个机构一共向中国学人提供了6000多本书籍,近200种期刊,约6万英镑的各种实验设备。共有139篇中国学者的论文,被李约瑟辗转送交国际期刊发表。
他对这个饱受战火摧残的国度,也由同情转为深深的敬意。
带着敬意,李约瑟的旅程,开始走向中国的更深处。
他驾着卡车前往敦煌,为1940年代的千佛洞留下宝贵影像资料,从中描摹文明古国运行的细节,在戈壁的星空下思考中国天文观测的历史。
在李约瑟的呼吁下,1944年1月1日,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
他曾在日军的夹缝中深入福州港口,畅想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和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他在返程途中经历衡阳的战火,直面战争的残酷与苦难。
与此同时,李约瑟关于中国科学史的研究,也从未中断。筒车、纺车、羊皮筏子、古老的造纸术……中国人司空见惯的器物,在李约瑟看来,蕴含着对机械、力学、化学等科学知识的思考和应用,是中国科学史中不可忽略的元素。
在中国三年时间,李约瑟行程数万千米。从科技到社会,从社会到文化,李约瑟一步步走进中国文明的内核。
在中国游历三年多时间,李约瑟访问了296个科学机构,走访了大后方18个省份中的10个。李约瑟带着几十万字的日记和笔记、2000多张卡片、1000多张照片回到剑桥。
这些沉甸甸的资料让李约瑟更加坚定,他要写作一部中国科学史,填补科学史研究领域里中国的空白。
《中国科学技术史》分为导论、科学思想史、数学天学和地学、物理学、化学和化工、生物学和社会背景七卷,共27分册。李约瑟一生的成就和故事,留给后世的知识与财富,都被存放在了这部皇皇巨著之中。
正是这部丛书,让世界在科技史领域看到了中国,看到了一个“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在今天的中国,人们不曾忘记,曾有一位叫李约瑟的英国学者,用自己的大半生跨越时间和空间去发现和介绍中国,让东西方文明积极对话,促进实现世界文明的“美美与共”。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六集纪录片《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穿越时空,探访半个多世纪前,这位剑桥学者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向一位天才、热情、正义、洋溢国际主义精神、终生葆有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人类赤子致敬。
(文字和图片由央视科教提供,文字略有删改)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