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23日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和孙宝清教授团队发表题为《中国的公共卫生措施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首次系统性整合中国疫情期间的管控策略。
上述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Clinical Reviews in Allergy and Immunology》发表,科研团队对中国的社区,企业及个人层面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阶段所采取的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旨在分享具有中国特色的防疫经验。
研究者认为,疫情早期,中国制定并推广了标准化确诊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大规模PCR检测,迅速确定和包围传染源从而明确主攻方向。
同时,为降低传播烈度,在首发疫区武汉果断采取封城策略,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减少疫区间的流动人群。此外,还实施了严格的出入境管制措施(如封锁关口、航空建立熔断机制等)。
在社区网格化管理方面,把疫情关在篮子里后就要开始定点围剿。将街道和社区根据当地城市规划进行网格管理,将社区疫情防控管理定位到个人。
在疫情得到遏制后,研究者称,需要逐步降低管控等级。为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正常进行,同时也为了减少资源消耗,灵活定点分级管理策略逐步替代了应对暴发的高压管理政策。不仅需要提升防疫精准化,也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民众日常生产的影响。
在精准调配国家资源方面,根据疫区态势的严重程度,制定物资划拨的优先级,同时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分类并转入指定隔离定点医院。不仅缓解了暴发初期较大的物资缺口,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缓解地方生产压力。此外,“一省包一市”等对口支援政策有效提升了救治效率,进一步优化了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供给。
在密切接触者追踪方面,健康码和行程码系统作为一种便携有效的追踪手段,能够对病例、疑似疫情和传播链从个体到群体进行系统化剖析,从而协助官方调整警戒级别和管控措施。
研究者认为,快速追踪、发现、控制传染源,对高风险地区实施精准动态管控,科学地进行全国资源配置,和在特殊情况下实施局部地区全员核酸筛查均非常重要。(记者 蔡敏婕)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