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中越两国 共同发表16个植物新类群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多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经典分类与植物多样性团队,与中越两国多个自然保护区保持密切合作。记者1月24日从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团队税玉民研究组近期联合两国多个保护区,发表了16个新的植物分类群,为我国西南边境以及邻近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科学数据。

  近20年来,税玉民研究组一直在云南南部边境地区与大围山、绿春黄连山、金平分水岭、永德大雪山、南滚河,以及文山古林箐、老山等多个国家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科技人员携手,联合开展了种子植物及植被多样性调查和观测工作,筹建了滇东南热带山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税玉民等人还通过国际合作,与越南北部的宣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潭岛自然保护区等多个保护区合作,展开苦苣苔科、秋海棠科以及董棕林等喀斯特关键植物类群和群落的多次调查和研究,共同确认和发表了一批新发现物种,为越南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2019年,研究组在这些地区共发表了近100个新种。

  2020年以来,研究组还与上述保护区科研人员在著名国际期刊《植物分类》和《植物类群》上联合发表了16个新分类群,包括苦苣苔科的马关全唇苣苔、红腺全唇苣苔、簇花奇柱苣苔、毛果马铃苣苔、珠毛马铃苣苔、撕裂马铃苣苔、文山马铃苣苔、短序蛛毛苣苔、千花珠毛苣苔、光珠毛苣苔、春山报春苣苔,秋海棠科的荞叶秋海棠、南滚河秋海棠、星果秋海棠、垂果秋海棠,以及马钱科的水晶度量草。

  这些新发现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西南边境以及越南北部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力,发挥了中国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方面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