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从天关客星到LHAASO,一场古籍与现代天文学的“接力”

来源:中国科普网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科普时报 毛梦囡)跨越千年,观星对话。每逢七夕佳节,民间必不可少的一项传统习俗便是——观星。在刚刚过去的七夕节,来自天文学、古文献学方面的学者,为广大网友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直播对谈活动——“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解读古文献中的飞天来客”,为七夕观星带来了新视角。

公元1054年7月4日,即北宋仁宗至和元年五月二十六,早起的人们惊异地在晨曦微亮的天空中发现一颗极为闪亮的大星。由于它出现在天关(金牛座)的方向,司天监的官员们将它命名为“天关客星”。直到两年后,这颗客星才“不告而别”,只在多部古籍记录中留下踪迹:“嘉佑元年三月,司天监言:‘客星没,客去之兆也’。初,至和元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宋会要》)

时光倥偬,斗转星移。随着天文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才知道“天关客星”是一次超新星爆发,它留下的遗迹正是今天的蟹状星云。蟹状星云是非常明亮且稳定的高能辐射源,并且是为数极少的在射电、红外、光学、紫外、X射线和伽马射线波段都有辐射的天体,因此在多个波段均被作为“标准烛光”,成为测量其他天体辐射强度的标尺。而正因中国古籍中对蟹状星云起源的详细记载,它又被世界公认为“中国超新星”。

时隔近千年,中国人再次将目光凝聚在蟹状星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的亮度,覆盖3.5个量级的能量范围,为超高能伽马光源测定了新标准。

在讲座中,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总经理助理、数字人文副主编朱翠萍博士回顾历史,梳理了古籍中对于客星的记载,总结出中国古籍天文记载“早、多、独”的特点,带领观众认识了古籍的浩繁以及古籍数字化对于古籍利用的价值。我国古籍在天文学方面记载格外悠久、详实,最早或可追溯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记载,可以说中国有记载的天象西方不一定有,但西方有记载的中国几乎都有。尤其是历史上出现过的新星、超新星,主要就是依靠东方天文学家的勤勉才得以被记录。这既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也凸显了古籍保护、古籍整理的现实意义。

人生短暂,星河永恒。人类发明望远镜至今仅有几百年,收集到的样本只是星空中的沧海一粟。而当我们翻阅古籍,用千百年前的记载与现代研究成果相互对照,就能看到一颗星星在不同阶段的状态,完成一场天文学上的“接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黎耕博士指出,中国古籍的相关记载不仅极具科学价值,还有很大的传播价值,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中国古籍中的天象记录。从文化的角度而言,古籍中的天文记载值得我们当代人进一步发扬光大,这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他希望通过建立数据库的方式,将古籍中的天象记录进行科学“转译”,为国际天文研究再次贡献中国力量。

朱翠萍博士也表示,相关数据库的建立不仅对于古籍挖掘、保护有重要意义,还可能产生新的学术增长点。中华书局古联公司作为专业的古籍数字化出版机构,希望未来可以更多地与相关领域专家合作,让古籍中的科学真正活起来!

本次人文科普知识讲座由首都图书馆、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与中华书局古联公司共同举办,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馆员史丽君博士担任主持,是首都图书馆“晒书节”系列活动之一。自2019年以来,每年晒书节首都图书馆都会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服务大众。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