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驻足甘肃临夏盆地,探问亿年生命密码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在祁连山余脉马衔山与西秦岭太子山之间,被基岩山地包围的甘肃省临夏盆地,曾经是远古生物繁衍生息的伊甸园。这里既有占据“六项世界之最”的和政县古生物化石遗址群,更有坐拥“八项国内外之最”的刘家峡恐龙足印化石群。随着化石印记去翻阅这部“高原史书”,神秘大地的远古生命回响恍惚如昨。


感受生命的回响


临夏盆地曾是封闭神秘的古湖环境。120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升使得这里的气候发生了剧烈变化,寒冷、干旱、食物紧缺,大量不能适应的动物被大自然残酷淘汰。时迁日移,20世纪50年代,附近的村民无意间在临夏州和政地区发现昂贵的“龙骨”,几代科学家的目光被吸引到了这里。查证后学者们惊喜地发现,“龙骨”属于新生代晚期的巨犀、铲齿象、三趾马和真马等哺乳动物群。

“恐龙世界灭绝之际,人类社会上演之前,距今3000万年到250万年完整的临夏地质地貌和古动物化石,栩栩如生的哺乳动物生活场景在这里得到重现。”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馆长何文介绍道,和政古动物化石数量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见,被誉为“古动物化石之乡”。

世界独一无二的和政羊、最大的三趾马、最丰富的铲齿象、最早的披毛犀、最大的真马“埃氏马”、最高的“巨鬣狗”……目前馆内收藏150个属种的化石标本3.1万余件,包括世界范围仅存的系列铲齿象头骨化石,印刻着铲齿象从幼年到40岁生命结束的发育史。

“作为为数不多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发掘大自然留下的宝贵财富价值是我们的己任,下一步要提升馆藏的娱乐性、互动性和吸引性。”何文说,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大夏河畔生命的回响。


探寻亿年的足音


出了和政,驱车沿兰永旅游公路向北100公里外的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就坐落在水岸边。世界罕见的白垩纪恐龙足印化石群、恐龙卧迹、尾部拖痕、粪迹,以及白垩纪晚期地层剖面、第三级夷平面、古植物化石点、泥裂和波痕等沉积构造,拉伸应力形成的正断层和褶皱构造等自然地质遗迹景观,承载着临夏盆地1亿7千万年前的生命之谜。

“遗迹在1999年8月首次发现,目前有10个足印化石点,人工揭露4个足印化石点,揭露面积2000多平方米,有11类150组1831个足印。”地质公园博物馆馆长尤文泽说,足印保存之完好、整体规模之大、产出层面之多世界罕见,其中兽脚类、翼龙鸟脚类足印填补国内空白。在这里,学界研究命名了世界最大牙齿植食恐龙“兰州龙”、国内最胖恐龙“刘家峡黄河巨龙”。

与生物化石不同,恐龙足迹形成条件非常严苛。“要求土壤湿度、黏度、颗粒度适中,留下痕迹后迅速被掩埋石化。另外,还需要保留凹形足迹的岩体与后来的覆盖层岩性不一致。”尤文泽表示,古动物足印尤为珍贵,研究价值更大。

刘家峡恐龙足印1号保护馆的化石点上,深深浅浅、大大小小的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和翼龙足迹遍布在岩体上。在这里能清晰看到全球保存最好的那只恐龙足印:后足印长1.5米、宽1.2米,前足印长1.1米、宽1米,步幅达到惊人的3.75米。据专家分析,这只恐龙的体长在20米以上,体重接近50吨,相当于833个120斤的成人,两步就可以跨过一个篮球场。

2009年,永靖县被命名为“中国恐龙之乡”。“面向省内外高校地质与古生物专业的学生,我们开展徒步踏寻恐龙足迹、线上地质与古生物问题有奖答题等科普活动。”尤文泽说,地质公园后续布展和展示改造正在实施中,科普广场和2号保护馆面世指日可待,“未来将服务于更多的游客来参观学习。”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