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科普讲解有妙招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学生们参观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相聚5月,一年一度的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公众科学日活动,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感受科学脉搏、探索科学奥秘的重要平台,该所也以此为窗口面向社会公众,充分展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重要科学进展。在这期间,所里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也会如约向公众敞开大门。

作为国之重器,由它身上衍生出的重离子、真空等概念与社会公众的“烟火”生活相隔太远。如何拉近它与公众的距离,让社会公众更深入地了解重离子科学和加速器技术?这就需要科普讲解员来帮忙。

下面笔者谈谈几条经验。


科学表达是根本


在带领大小朋友参观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有四类:第一类与国家实验室的发展相关,比如,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时刻,中国的加速器目前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第二类与加速器相关,比如,加速器有哪些不同的类型,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第三类与原子核相关,比如,原子核有多大、多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第四类与重离子治疗癌症相关,比如,重离子是如何杀死肿瘤细胞的,重离子治疗癌症有什么优势?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被问到核安全、核能、探测、控制、数据分析等方面的问题。作为讲解员,只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真正发挥科研人员做科普的权威性。否则,极有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通俗易懂是前提


如何让参观者在看热闹的同时看出一些门道,是每一位讲解员都应该动脑筋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将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通过对比、类比等手法,更容易将复杂的问题阐述清楚。例如,真空系统是加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单纯地告诉参观者储存环中的真空度约为10-10Pa,会让听众觉得枯燥又乏味;但如果我们告诉他们这和月亮上的气压差不多,他们就会有些感性认识;如果进一步告诉他们在这么低的气压中,离子的平均自由程可达7000公里,相当于在从首都北京高速飞行到德国首都柏林的途中,不会和别的微粒发生碰撞,观众就会感到有一些惊讶。

这方面说起来很容易,但需要讲解员平时多留心、多思考、多积累,只有将重离子、加速器与医学、农业、航天等公众易接受的自然科学,甚至经济、历史、时政等社会科学联系起来,才能在讲解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人施讲是良策


科普讲解和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之一是受众的背景各不相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带领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团队,如何吸引他们,并让他们对科学留下一点点印象,成了一个小挑战。

于是笔者结合动画人物,告诉他们真空管道就像跑道,动画片中的佩奇和乔治可以在里面快速的奔跑,磁铁可以控制他们的方向、电场可以改变他们的速度……小朋友们很快就跟上了笔者的思路,并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


正确引导是目的


结合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特点,除了重离子加速器以外,还可以突出以下三点:一是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核辐射、核防护和核安全相关的知识,让公众对“核”有一定的了解,不再谈核色变;二是通过重离子治癌的成功案例,使大家对“癌”有正确的认识;三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科学的未来,应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兴趣等等。

此外,讲解员还应灵活地使用“正确地处理声音、合理地利用肢体、冷静地面对意外、适时地营造氛围”等通用讲解技巧,以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超重核与核结构研究室副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