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资源化:固体废物“减污降碳”的突破口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我国固体废物存量增量均居世界首位,高混杂、高有机、高含水、高堆存、高风险等问题尤为突出,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严重滞后,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及急需补齐的短板。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我国固体废物存量增量均居世界首位,高混杂、高有机、高含水、高堆存、高风险等问题尤为突出,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滞后,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及急需补齐的短板。

其实,2020年9月开始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我国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今年4月初,固废法实施情况评估研究项目启动会的召开,则为加强我国固废治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固废具有污染和资源二重性及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其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多种毒害物质,长期占地堆存和粗放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气复合污染,成为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态环境安全、制约区域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固废对环境的污染不同于废水、废气和噪声,其持久性强、不易发现,并通过在水、气和土壤等迁移转化形成污染叠加。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可能要比水、气造成的危害严重得多,如何通过源头减量化、过程资源化促进安全无害化是目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我国固废年产生量达110亿吨,部分品种固体废物仍以末端处置和低标准资源化为主,尤其是第二次污染普查结果显示,年产60多亿吨的有机固废成为环境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所以,强化固废污染防治,提升其资源化率和水平,成为治理固体废物污染的重要途径:首先,源头减量与全过程清洁循环。当前我国的固废产生强度明显较大。因此,亟待通过产生节点和产生过程来实现固废减量,通过绿色工艺、清洁生产、产品生态设计等减少单位GDP的固废产生量。重点围绕工业园区和跨行业部门发展,形成以工业固废、生产源头减污、区域特色资源可持续开发为切入点,构建以固废共享消纳、集成控制、转化利用为核心的生态链接技术发展模式。

其次,固废蕴藏丰富的金属资源和生物质资源,固废资源化是解决环境污染,深入推进标本兼治的突破口。固废资源化可以回收其蕴含的丰富资源和能源,并加速循环利用,以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二次污染协同控制,在此过程通过逐步消纳废弃物从而有效解决固废污染问题。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看,固废资源化可以替代原生矿产资源,有效降低原生资源开采引发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并显著促进节能减排。重点通过区域多源固废协同资源化模式、好氧—厌氧—热解协同技术路线,通过固体废物的高质化利用优化高质量发展。

最后,推动科技创新是全面实现固废合理利用和科学处置的源动力,更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加大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才能实现固废的合理有效处理处置。亟待加强固体废物资源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重点突破一批适宜于有机固废、建筑垃圾、大宗工业固废等固体废物创新技术,以及关键材料、核心器件和成套装备,建立固废源头减量减害与高质循环利用新体系,支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作者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