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烛光
人工智能的发展超乎人类的想象,甚至也在创造者的意料之外。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也引发了科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焦虑与思考,甚至有人质疑,人类的思维还有价值吗?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承认:“成功创造人工智能可能是我们文明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但他也非常清楚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危险,“比如强大的自主武器,或者少数人压迫多数人的新方法。”他还暗示,当人工智能发展出自己的意志,可能与人类的意志发生冲突时,技术奇点(可以自我进化的人工智能超越现今人类智慧的临界点)是一种可能性。
《人工智能与人脑》指出,人工智能已经进入了智能领域。这种发展既唤起了人们的热情,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惧。实际上,人工智能虽然可以展示原始智能,但要想获得推理能力,像婴儿一样拥有“一般智能”,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婴儿天生就具有自我意识和反思功能,还有与他人建立有意义和深情关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人类思维可以获得理性和“常识”。“常识”是一个谦虚的术语,它掩盖了人类理性深不可测的真相,任何人工智能技术都无法抵达这种深度。
为了研究人类能动性的科学,《人工智能与人脑》一书将人工智能、哲学、历史、经济学、生物学、儿童发展、心理动力学理论、认知科学、永恒哲学等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用跨学科的方法进行了探索。这本书探讨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人类的推理思维首次成为一种值得信赖的工具,开始参与哲学和科学。
我们知道,哲学起源于一门旨在通过一系列“精神练习”,发展内在美德和培养“对智慧的亲密接受能力”的学科。
哲学的先驱者所做的努力具有深刻的变革力量:它重塑了人类亲密的内心体验,促进了内心的稳定,遏制了人类理性中的非理性方面,限制了原始自我利益带来的影响。在该过程中,他们提高了人类理性的可信度,并推动了人文主义伦理新时代的到来。
21世纪的科技发展令人眼花缭乱,现代人类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些古老的能力,即使它们被保存在“永恒哲学”中。《人工智能与人脑》指出,我们需要有效的全球合作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但是,人类对即将到来的全球挑战(包括人工智能、气候变化和顽固的社会两极分化)完全没有准备。这一观点得到了环保运动领袖之一格斯·斯佩思的认同,他意识到“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自私、贪婪和冷漠,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文化和精神上的转变”。原始的自我利益的力量与现代技术的力量相结合,有可能摧毁文明社会。
当代社会技术的发展需要道德规范,使人类能够真正意识到文明,并愿意关心他人。基于自身利益或外部强加的伦理规则,以及命令的原始伦理,在面对现代挑战时无法维持文明发展。《人工智能与人脑》一书重新审视了西方世界观所持有的几个根深蒂固的假设,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人工智能和人类思维的相关理论,并对人类理性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跨学科探索。
总之,这本书描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八大危险,提倡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独特的品质,并通过这一点呼吁新的人文主义复兴,作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必要制衡。
我们可以借鉴古老的智慧,再次成为我们自己思想的主宰者。为了迎接21世纪人文主义复兴的新时代,我们必须将人类理性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研究员)
上一篇:由《茶经》引出的战马换茶史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