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享有盛誉的动物行为学家珍·古道尔博士访华,开启“珍·古道尔希望之旅——中国行”,这是90岁高龄的她第17次来到中国。此次她在北京参加的首站活动就是参与录制了中国科技馆科学文化访谈节目《北辰对话》。
本期节目的核心议题是“生态教育的力量”。中国科技馆馆长、话题召集人郭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高博,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张劲硕,知名野生动物摄影师、金鸡奖最佳纪录片《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导演奚志农与珍·古道尔博士一起回顾了她传奇一生和高尚品质,重新理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警醒世人关注环境问题,激励青少年共筑绿色地球。
在讨论“人与环境的关系”时,珍·古道尔博士感叹中国近20年来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巨大改变。她1998年第一次来华,当时的北京沙尘暴很严重,政府采取了种树育林、防风固沙等措施大力治理生态环境。近年来她17次访华,每一次都能看到中国发生的惊人变化。生态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也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和学习动物相关知识。
郭哲馆长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出发,倡导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他希望青少年和家长不能一味陷入学习焦虑之中,而应适时地让孩子们伸出臂膀拥抱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做局外人、不做旁观者、不做批评家,而是要真正行动起来,才能让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永远充满希望。
提及“如何理解生态教育”这一话题时,张劲硕馆长认为生态教育是无处不在的,他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环保小事。比如你天天吃薯片这件小事,就可能会影响到在东南亚婆罗洲生存的红毛猩猩。因为炸制薯片需要棕榈油,而大面积种植棕榈树势必会砍伐热带雨林,这会导致红毛猩猩失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生态教育应当面向每一个人,从节约每一滴水开始,从不过度包装、不浪费纸张开始,一点一滴的小事就可以改变世界。
关于“我们对环境的保护”这一人类永恒的议题,奚志农从野生动物摄影师的亲身经历出发,回忆起漫长野外生涯里和动物相处的点滴,认为自己有机会把精彩瞬间记录下来是非常幸运的事。奚志农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与追寻,才拍到了第一份清晰的滇金丝猴经典照片《母与子》。这一经历在他心中几乎可以和珍·古道尔博士与黑猩猩握手的那个瞬间相媲美。那是动物慢慢放下对人类的防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瞬间。
在节目最后,珍·古道尔博士寄语中国青少年,她说道:“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这同时也改变着世界。无论是对动物、对环境、对他人,时刻想想自己的行动会带来什么?请记住,你们在地球上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对环境做出影响。我们要采取行动以最好的方式去生活,去推动巨大的改变。相信大家一定会做到!”
《北辰对话》作为中国科技馆精心策划的对谈栏目,聚焦科学文化领域前沿观点和热点话题,在对话和交流中探寻科学文化的北辰之光。节目开启全新的“线上+线下”“对谈+互动”模式,由中国科技馆专家担任话题召集人,邀请跨领域专家学者共享观点、洞察本源、引发思辨,通过精品影视产品,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文化滋养。未来,“北辰对话”栏目将继续推出更多精彩节目,敬请期待。
观众可通过央视频《北辰对话》专栏账号,中国数字科技馆及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中国科技馆官方账号,搜索“生态教育的力量”观看本期节目。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