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2024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总决赛落幕

发布时间:2024-12-16 03:56:44 来源:中国科普网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科普时报记者 张英贤

12月14日,“提素京津冀 科学创未来”——2024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总决赛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演播厅举办。总决赛现场,来自京津冀三地的18支代表队同场竞技,向年度最高奖项发起冲刺。经过4个环节的激烈比拼,天津海关代表队摘得桂冠,北京市朝阳区科协、天津市水务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天津科学技术馆、河北省科学院、北京市海淀区科协等6支代表队获得二等奖,河北省科技馆、北京市密云区科协、北京市丰台区科协、北京市顺义区科协、北京市平谷区科协、唐山市气象局、北京市通州区科协、北京市门头沟区科协、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河北省地矿局、天津市武清区等11支代表队获得三等奖。

为全方位展现参赛选手风采,考查选手们的科学知识储备、科普内容表达、科学精神理解以及临场应变能力,总决赛设置必答题、抢答题、科普讲解、风险题四个环节,综合各环节得分决出各奖项队伍。经过四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活动现场产生一、二、三等奖和最佳科普讲解奖。此外,总决赛还评出优秀奖、贡献奖、最佳网络答题奖、最佳网络分享奖、优秀组织奖、优秀基层组织奖等若干奖项。详细名单将在北京市科协官网、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官网公布。

“每爆灯1次额外获得5分加分!”活动现场,来自北京市门头沟区科协代表队的《京西老区“AI人”》、北京市丰台区科协代表队的《合理用“锂”,安全有“锂”》、天津科学技术馆代表队的《天津科学家故事》、河北省地矿局代表队的《以地学视角探寻巍巍太行》、唐山市气象局代表队的《“怪云”之谜》等5个科普讲解赢得了评委爆灯。同时,这5个科普讲解均获得“最佳科普讲解奖”。

“我第一次爆灯是为《“怪云”之谜》。选手通过科普讲解,告诉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误区,并告诫大家不要简单通过云的现象去推断地震,传播内容核心明确,表演者声音温润且标准,整个讲解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作为专家评委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徐维盛表示。

分值越高,难度越大,风险越大,是稳中求胜还是放手一搏?在紧张刺激、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风险题环节,共有6支代表队成功获得50分加分。

获得二等奖的河北省科学院代表队选手曹倩荣表示:“参加大赛让我们更加关注如何在做科研的同时,通过科普的形式将科学知识传递给更多身边的人,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科普的重要性,愿意花更多时间投入科普工作。”

2024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由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天津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组织开展,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武清区科学技术协会、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北京市纲要实施办成员单位、天津市纲要实施办成员单位、河北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相关单位,京津冀三地各市(区)纲要实施办(科协)、学会、基层组织等协办。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也是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成功举办的第三年。大赛发展至今,不断创新组织形式,丰富科学内核,让科学知识触手可及,进一步激发三地公民科学兴趣,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提供了有效助力。截至总决赛前,2024年大赛新增用户48.1万人,京津冀三地公民参与答题超58.3万人次,平台浏览量达1123万次,覆盖了更广泛的参与群体。北京市联合39家单位推出专项答题30期;结合16+1区特点,定制各区专属宣传海报,举办线下推广活动17场;制作并发布《大咖请回答》系列科普短视频10期,开展专家连线直播活动5期,相关内容在京津冀三地累计传播量超200万次。

上一篇:超侠:我的超侠科幻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