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在不足200平米内,悬塑出佛教大千世界

发布时间:2024-11-08 06:01:54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作为《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之一,山西隰(xí)县小西天自8月20日起爆火,目前每天游客量仍保持近5000人次。

这座矗立在隰县城西凤凰山上的别致寺院,被美誉为“中国悬塑绝唱”。它原名为千佛庵,因大雄宝殿内塑有佛像千尊而得名。后因重门门额题有“道入西天”,也为区别隰州(今隰县)城南另一座寺院大西天,而更名为小西天。

这座寺院由明代东明禅师创建于崇祯二年(1629年),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据《隰州志》记载:小西天乃“负郭第一胜刹”“四方君子游于隰者,无不登眺题赏,以为大观”。其名气由此可见一斑。

与别的寺院不同,小西天不以高大宏伟取胜,而以小巧玲珑独秀。匠师巧妙构思,1100多平方米的空间被利用得淋漓尽致。寺院分前院、中院和上院,寺院大多为上下双层建筑,20余处殿舍错落有致,毫无局促之感、堆叠之嫌,既有一般寺院的格局,又有园林建筑的妙趣。整体布局看上去如同一只低头俯视的凤凰,在中国现存古建筑中别具一格。

独特表达佛教大千世界

由下院无梁殿西北角登上33级台阶的磴道,再穿过文殊殿,即到达上院的大雄宝殿,这里是全寺的精华所在。

一踏进殿,一幅恢宏壮丽的佛国画卷呈现在眼前。诸佛庄严端坐莲台、罗汉弟子顶礼赞颂、明王护法腾云驾雾、力士金刚怒目而立、彩带璎珞荡于空中……佛光华盖霞光四射,飞天飘若惊鸿,神鸟游曳云空,仙音缭绕,紫雾盘旋,云海山川,玉宇琼楼,气象万千的佛国意境和合融汇。

仅169.6平方米的空间内,容聚有1673尊塑像及纷繁的佛国场景。塑像高者达3.2米,小者仅有小拇指大小,凡佛教经文典籍中涉猎到的人物场景都有体现,繁而不杂,靡而不乱。五方佛的特殊形制、十大弟子的精心雕塑、六小沙弥的随性衬景、伎乐菩萨的刻意烘托、三界九地的真实呈现、和玺彩绘的大胆应用、极乐世界的完美塑造都打破了中国佛寺造像的常规模式,既开创出属于小西天独有的表达方式,又井然有序地诠释着佛教的大千世界。

绝无仅有的满堂悬塑作品

在中国佛教造像艺术中,“悬塑”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表现形式。迄今为止,除敦煌第27窟中的一尊“众赴会菩萨”之外,只有山西还保留有佛教悬塑造像。而小西天悬塑从雕塑内容、规模数量、艺术水平来看,都堪称代表之作,是当之无愧的“悬塑瑰宝”。

悬塑是小西天的最大特色,悬塑即悬空雕塑之意。从构图方式和观赏视域上,悬塑可看作浮雕,但远非普通的浮雕可比。它以建筑物内部的壁、梁、柱、檩等为依托,塑造各种人物、场景和数不胜数的装饰物,并在各种人物和各个场景之间,以巧妙的过渡反映相互间存在的某种联系,又以倾斜、俯瞰、跳跃、飞翔等各种姿态彼此协调,形成一种凌空蹈虚、俯视下界的空间感和真实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西方极乐世界无量无尽、微妙严静的哲理和浪漫意韵。

有学者研究发现,用这种技法塑出满堂众多人物和难以胜数的装饰物,且形成完整统一的意境,隰县小西天是绝无仅有的。匠师们用满堂悬塑的艺术手法形象地表达和诠释了极乐世界,也直观再现了一个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除建筑之奇和悬塑之绝外,小西天至今珍藏着一部保存完整的明代汉文大藏经《永乐北藏》。这部藏经是明朝宫廷刻本大藏,于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刊刻完成,它所蕴含的丰富宗教文化内涵,为研究中国佛教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佛教史、藏经史、伦理道德,以及民俗的重要典籍。

此外,小西天的精美玄妙也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他们登眺题赏,留下许多诗词楹联。

仙宫佛国信难求,何期凤山起层楼。

法身万千费雕镂,粉彩妆鸾非俗手。

朱明陈迹尚如新,入眼平生叹未有。

顶礼赞颂非关佛,能工巧匠当不朽。

这是中央美院教授、国画大师潘絜兹为小西天所题的诗句,给了小西天极高的评价。

(作者张瑞强、李霞均系山西隰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