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陈杰
11月1日-2日,由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与香港科学院共同主办的“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在香港科学馆举办。为期2天的科学峰会,吸引包括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杰明·利斯特教授、菲尔兹数学奖得主叶菲姆·泽尔曼诺夫教授、沃尔夫奖得主彼得·佐勒教授,国际数学联盟(IMU)主席中岛启教授以及多位中国科学院、香港科学院院士等出席活动。
科学峰会旨在通过近30位顶尖科学家的前沿科学议题探讨与交流,打造超一流的学术水准和广泛的国际影响,为青年科研人员、创科人士开启一扇通往未来科学视野的大门,充分感受科学力量。
11月1日,在“化学-跨学科研究之核心科学”专题研讨会上,香港大学黄乾亨黄乾利基金教授(化学与能源)及化学系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任詠华领衔,邀请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Benjamin List,斯坦福能源研究所主任崔屹,康奈尔大学Peter J.W.Debye化学教授陈鹏,香港大学化学系教授唐晋尧,围绕“酸性催化剂”“电池技术”“单分子化学”以及“活性物质相变与新材料的发展”展开学术分享与探讨。
在“生命科学-生物科技革命改变人类健康”专题研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肿瘤学系系主任莫树锦与香港大学生物化学系荣誉教授谢赏恩领衔,邀请剑桥大学亚瑟·巴尔福遗传学教授Anne Ferguson-Smith,斯坦福大学医学系主任Euan Ashley,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干细胞生物学中心主任Lorenz Studer,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尤金·希金斯讲座教授林海帆,围绕“生物医学与人工智能”“干细胞研究”“基因调控研究”展开学术分享与探讨。
11月2日,科学峰会聚焦“物理-量子信息”“数学-数学洞察”“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与芯片”三大专题。
因斯布鲁克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奥地利科学院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所(IQOQI)名誉研究主任,德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沃尔夫物理学奖获得者,2006年狄拉克奖获得者Peter Zoller,以《原子和离子的量子计算与模拟》为题进行主旨演讲,介绍了模拟和数字量子模拟的最新进展,涵盖从凝聚态物理到高能物理等主题。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2017年凝聚态物理巴克利奖获得者文小刚,以《光(及其他基本粒子)的起源——物质与信息的统一》为题进行主旨演讲。他提出,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谜团:为什么所有物质基本粒子(如电子和夸克)都是费米子?为什么我们拥有许多对称性,尽管引力的量子涨落破坏了所有对称性?“所有这些谜团都来自(或可以通过)构成我们空间的众多量子比特的量子纠缠来解决。众多量子比特的量子纠缠(谜团的起源)是一种新的物理现象,需要新的数学,编织融合高级范畴,再来进行描述,这也成为量子对称性的数学框架。”文小刚认为。
2025年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助理教授,麻省理工学院访问科学家,谷歌量子人工智能高级研究员黄信元,以《在量子宇宙中学习》为题进行主旨演讲。他从一个实验上可行的程序开始,该程序将量子多体系统转换为系统的简洁经典描述,即其经典阴影。黄信元博士指出,经典阴影可用于有效预测许多感兴趣的属性,包括局部可观测量的期望值和少体相关函数。基于经典阴影形式,他通过数学分析和实验演示,对机器学习和量子物理交叉领域的两个基本问题——“经典机器能否学会解决量子物理中的挑战性问题”,以及“量子机器能否比经典机器更快地学习并更准确地预测”进行了回答。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以《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进展》为题进行主旨演讲。他介绍了利用位于中国贵州省的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进行脉冲星计时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他重点介绍了在引力波探测和星际介质研究相关的科学课题。(主办方供图)
上一篇:我们能向AI学些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