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经验一线谈
一年前的9月17日,全国首家省级科普联合会——浙江省科普联合会正式成立。从那一天起,浙江省科普联合会这个致力于科普的社会组织扬帆起航。
“科小二”整合社会资源做科普
今年5月,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到浙江省科普联合会调研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坦言目前“科普之翼”还相对较弱。
浙江省科协主席姒健敏曾亲历《浙江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历时7年的起草和出台过程,当时就萌生建设全省联合性科普组织的建议,旨在通过组织创新把碎片化的科普工作联合起来。
在浙江省科普联合会办公室的墙上,有句话特别引人注目——“小二之心、鸿鹄之志”。从酝酿创会之初,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周国辉就提出要做“科小二”,这也成为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人的自称。所谓“科小二”,就是要以店小二的精神来做科普。
店小二的精神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服务精神。浙江省科普联合会要做好对人、对企业、对社会的服务,这样才能够把更多碎片凝聚起来,实现集成。
而“鸿鹄之志”,是在菜鸟网络调研时受到的启发。“科小二”的鸿鹄之志,在于通过改革创新,打通体制内外,携手和协同各种社会力量一起来做科普,要致力于做平台型组织,为各种社会组织和公众提供志愿服务的舞台。
每周五,浙江省科普联合会秘书处都会编写一则《科小二简报》,发给浙江省科协、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和全体理事、监事、秘书处成员。在笔者看来,这种总结虽然会花些时间,但收到者加深了对组织的了解,而且会反馈提供精准的资源,这正是增进跨部门理解的事情。
门庭若市,是每周一上午会长们开放接待会员和科普伙伴的情景,会长们经常是过了中午才能用上午饭。开门办会,在这一天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段时间下来,浙江省科普联合会发现“朋友圈”越来越大,可做的事越来越多。
在副会长陆新成看来,这一年浙江省科普联合会的工作,正在使“‘科普之翼’逐渐得到加强”。
凝练经验 回应科普怎么做的问题
科普是什么,依靠谁,怎么做?长期从事科协工作的副会长王忠民对这一系列问题深有感触。在他看来,科普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用传统的模式、理念、概念、手段开展科普工作,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科小二”回应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四化”和“三位一体”,是一年来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使用的最高频词汇。
从办会初期,周国辉就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研究的“三位一体”科学生态系统观,三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比如,今年6月开设的“新质学堂”,就是科技型企业家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实践,向普通公众科普前沿科技知识的开放学堂。
而“四化”则是指分众化、社会化、常态化和国际化,这是一年来,浙江省科普联合会在推动科普条例宣贯时,通过走访和调研,逐渐总结出来的做好科普工作的四大“法宝”。
吸引普通人来做科普传播
青年博士生,青年公务员,文化企业、行业协会的部门负责人……这些“80后”“90后”和“00后”中既没有科学家,又没有企业家。今年在网上引发热议的“苹果长蘑菇”主人公——德清县邓女士在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举办的一场会议上,分享她以“苹果菇”为桥梁,如何和科学工作者互动,间接做研究的故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还特意连线,为她的科学精神点赞。
副会长杨献国说,科普传播是沟通而不是说教,是指点而不可迎合,是娓娓道来而不能一味灌输。两者共通的就是,科学传播要有“凡人之姿”。
坚持俯身接地,方能汇集更多的民间“科学珍珠”。宁波有位热爱昆虫的、粉丝量近40万的小学生李於言,周国辉看到后请秘书处通过宁波市江北区科协联系,并邀请他入会。杭州桐庐有位自己创造制作实验器具的“网红”物理老师方汉兵,也是周国辉请秘书处通过桐庐县科协邀请入会。现在,方汉兵已经成为浙江省“我为科普代言”TOP10。
正如王坚院士所言,科学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只要对问题有好奇心、对解决问题有好奇心,所有人都可以为科学作贡献。
(作者系浙江省科普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上一篇: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教育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