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宋仁德:在高原做科普的“牛博士”

发布时间:2024-09-24 05:54:03 来源:科普时报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科普达人

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立新乡,一天中午,当地的牧民翘首以盼,等着科技特派员来村里上培训课。不远处,几百头牦牛也“严阵以待”。为了这次技术指导,牧民们一大早就赶着牦牛出门,陆续到此处汇集。

“我们家的牦牛长得特别快,来家里学习的人特别多。我都会告诉他们,是按宋老师的要求做的。”“宋老师确实不一般,按照他的方法,我一年可以卖70头牛。”玉树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推广研究员宋仁德赶到后,牧民们围着他寒暄起来。

今年,宋仁德被评为“星耀高原·青海省科技工作者”。2020年,他曾荣获中国科协、科技部、人社部、国资委共同颁发的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大学生与玉树牦牛结缘

“我不怕苦,我去吧。”38年前,宋仁德从青海畜牧兽医学院毕业后来到了玉树。当时,学校的每个班级需要派出两名学生到玉树牧区服务。但是当时从西宁出发到玉树需要4天,海拔高、路途遥远,让很多同学望而却步。出身农村、吃苦耐劳的宋仁德最终选择了玉树。

初来玉树的宋仁德发现,这里的牛羊基本靠天养,“少死几头牛羊,把产业搞起来,让牧民多挣点钱”成为他的目标。此后,宋仁德将办公室“搬”到了高寒地区牦牛藏羊的育肥研究现场,让牦牛藏羊出栏时间大幅缩短。在推广牦牛藏羊养殖技术的过程中,宋仁德觉得效果差强人意,便萌生了出国深造的念头。

1997年,宋仁德通过自学考入日本宫崎大学攻读动物生产学专业,获得农学博士学位并完成博士后研究,于2007年3月学成归国。在日本的11年里,他主要研究两个方面,一是牦牛的硒营养状态研究,二是青藏高原的草地放牧生态学研究。这也是他最关切的事情。当时玉树正经历着牛羊越养越多、却越养越瘦,出栏率越来越低,草场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时期。“每到冬天,牧草枯黄,草量严重不足、牧草营养下降,牦牛就会消瘦。遇上积雪覆盖,情况就更严重,牲畜就会大批死亡。”宋仁德说。

回国后,基于玉树牛种特征和区域草场实际,宋仁德创新性地提出了牦牛种业带动模式和“放牧+补饲”的养殖模式。

“牛博士”成为抢手“香饽饽”

“技术需要用科普的形式推广,需要让牧民们理解怎么做。”宋仁德极其强调科普的重要性,即使这条路并不好走。刚开始时,很多牧民并不理解“减畜增收”的意义,不相信技术能为他们带来更高的收入。好说歹说,宋仁德还是碰了一鼻子灰。

事情从2011年开始出现转机。这一年,宋仁德被选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玉树综合试验站站长。该体系工作集牦牛疫病防控、畜牧技术研发推广和产业化于一体,这给宋仁德直接服务牧民群众搭建了接地气的科技服务平台。

宋仁德开始根据牦牛品种、数量和公牛母牛的比例建设示范点。玉树称多县歇武镇的牧民才文是第一批11家示范户之一。才文按照宋仁德团队的建议,为牦牛驱虫、冬天补充饲料养膘,牦牛成活率提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拉动更多人主动学习养殖技术,产业随之就做起来了。”宋仁德说。

慢慢地,很多牧民竞相邀请宋仁德踏入自家牧场,请他科普一系列有关牦牛养殖的科学方法。宋仁德在玉树草原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而家喻户晓,被牧民群众亲切地称为“牛博士”。

在宋仁德看来,除了入户进行技术推广外,开展现场培训、培养本土技术人员也是一项重要的科普工作。近年来,他先后面向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养殖大户及广大牧民开展62次培训班,惠及人数近6100人,成功引导牧户从传统的“靠天养畜”式畜牧业,转向主动购置草料进行冬季补饲的投入型草地畜牧业模式。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养殖业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了牦牛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而且保护了三江源生态环境。目前,在他服务的8个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中,都推广着牦牛种业带动模式和“放牧+补饲”的养殖模式。

(王志芳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与科技网无关。科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